登乐游原

[ 唐 ]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简介

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後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馀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後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注释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後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向晚:傍晚。
不适:不悦,不快。
古原:指乐游原。
近:快要。

赏析

诗人玉谿,另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是:“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渊〕宿,不放斜阳更向东!”(《乐游原》)那也是登上古原,触景萦怀,抒写情志之作。看来,乐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时来赏之地。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谿意绪不佳,难以排遣,他就又决意游观消散,命驾驱车,前往乐游原而去。 乐游原之名,我们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绝唱《忆秦娥》深深印在我们的“诗的摄像”宝库中,那...

— 周汝昌《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诗人玉谿,另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是:“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渊〕宿,不放斜阳更向东!”(《乐游原》)那也是登上古原,触景萦怀,抒写情志之作。看来,乐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时来赏之地。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谿意绪不佳,难以排遣,他就又决意游观消散,命驾驱车,前往乐游原而去。 乐游原之名,我们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绝唱《忆秦娥》深深印在我们的“诗的摄像”宝库中,...

— 周汝昌《唐诗三百首》

乐游原是京城郊外的高地,自秦汉以来一直是著名的风景区,登高望远的好去处。义山多次登此古原,写下多首以乐游原为题的诗篇,都写得好,而以本篇流传最广,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诗的前两句说得很明白,诗人因为心情不愉快,于是在黄昏之时驱车到郊外的乐游原排遣愁闷,原因和目的都很清楚。后二句将诗人登高所见所感用最精辟的语言作了绝妙的表达。“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两句诗真可谓千古绝唱,可谓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时间已是傍晚,天色开始渐渐黯淡了,诗人突然觉得心情不舒畅,于是就乘车来到了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诗人为什么觉得心情不畅呢?作品中没有任何的交代。但联想到作者一生沉沦下僚,漂泊薄宦,长期艰难地挣扎在牛李党争的漩涡里,那么致使作者郁闷的因素自是可以想见的,只是难以确指罢了。 乐游原是长安城附近著名的古迹。据记载,它原是秦朝的宜春苑,在汉宣帝时因修乐游庙,故改名乐游原。武后执政期间,太平公主曾于此修造亭...

— 徐昌盛《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时间已是傍晚,天色开始渐渐黯淡了,诗人突然觉得心情不舒畅,于是就乘车来到了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诗人为什么觉得心情不畅呢?作品中没有任何的交代,但联想到作者一生沉沦下僚,漂泊薄宦,长期艰难地挣扎在牛李党争的漩涡里,那么可以想见,致使作者郁闷的因素自然很多,只是难以鲜明地确指罢了。 乐游原是长安城附近著名的古迹。据记载,它原是秦朝的宜春苑,在汉宣帝时因修乐游庙,故改名乐游原。武后执政期间,太平公主曾...

— 徐昌盛《唐诗鉴赏辞典》

乐游原是长安城附近著名的古迹。据记载,它原是秦朝的宜春苑,在汉宣帝时因修乐游庙,故改名乐游原。武后执政期间,太平公主曾于此修造亭阁,每到正月三十、三月三日、重阳佳节,长安士女常到此观赏,因此也是一处有名的旅游景点。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此诗一、二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时间已是傍晚,天色开始渐渐黯淡了。诗人心情不悦,于是就乘车来到了长安...

— 徐昌盛《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诗人玉谿,另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是:“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渊〕宿,不放斜阳更向东!”(《乐游原》)那也是登上古原,触景萦怀,抒写情志之作。看来,乐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时来赏之地。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谿意绪不佳,难以排遣,他就又决意游观消散,命驾驱车,前往乐游原而去。 乐游原之名,我们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绝唱《忆秦娥》深深印在我们的“诗的摄像”宝库中,...

— 周汝昌《李商隐诗文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