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简介
苏东坡原配夫人王弗卒于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一〇六五年),葬于四川彭山县。写此词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职,距王氏去世正好十年。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忘。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从前,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流出淋漓热泪洒下千行。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据唐·崔令钦《教坊记》、敦煌曲子词与现存晚唐前文人词,均无载录《江城子》,故是调当兴于晚唐。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谓是调源自唐著词曲调,即唐时酒令,知是调始流行于晚唐酒筵上,经文人加工,遂成小令词调。唐五代时为单调,始见《花间集》韦端己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间有三十六字、三十七字诸格。可见唐五代《江城子》调兴之初,格式尚未定型。全唐五代以《江城子》词约十六首,由七位词人所作,以端己最长,当为最早依调填词者。五代时,欧阳炯单调词添一衬字变尾二句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法」。牛松卿单调词添二字于第二句,开宋词「添字法」。尹参卿单调词摊破首句为两三言句,开宋词「减字法」、「摊破法」。北宋初,是调作者甚少,晏同叔、柳耆卿、欧阳文忠诸大家均无《江城子》传世,唯张子野有两首《江城子》。至东坡始变双调,由是词格渐定。薛瑞生《东坡词编年笺证》中考东坡首用是调约于熙宁年间,《江神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与《江神子·孤山竹阁送述古》即东坡初创之作,仍承唐五代词柔婉细腻之风。元丰间,《江神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和《江神子·密州出猎》开一代词风,引时人乃至后代追和。是调衰于金元,近三分之一为道士所作,内容多涉道教。《钦定词谱》:「晁无咎改名《江神子》,韩涧泉词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更名《村意远》。」严建文《词牌释例》:「《江城子》,又名《江神子》、《村意远》、《水晶帘》,……清李符曾《词家辨证》云:『南唐人张泌有《江城子》二阕,五代欧阳炯用此调填词有『如西子镜,照江城』句,含本意……」《唐圭璋推荐唐宋词》注:「《江城子》调应由咏江城事而得名。『子』为曲名后缀。本篇用原始题意咏扬子江畔古城金陵。」可知调因欧词「如西子镜,照江城」句得名。欧词虽非现存《江城子》首作,然咏江城金陵事而归本意。有单调四体,分三十五字、三十六字、三十七字三种;双调一体,七十字,上下阕各七句,五平韵。格律多为平韵格,双调体偶有填仄韵者。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东坡外集》作「梦初室王氏,乙卯正月二十日」。茅维《苏集》本题同元延祐本,别有题注云:「公之夫人王氏先卒。味此词,盖悼亡也。」毛本无题。
十年:清·朱彊邨引清·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词注谓公悼亡之作,考通义君卒于治平二年乙巳,至是熙宁八年乙卯,正十年也。」又引《东坡全集·卷二百十六·亡妻王氏墓誌铭》:「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东坡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唐·孟初中《本事诗·徵异》:「开元中,有幽州衙将姓张者,妻孔氏,生五子,不幸去世。复娶妻李氏,悍怒狠戾,虐遇五子,日鞭棰之。五子不堪其苦,哭于其葬。母忽于冢中出,抚其子,悲恸久之,因以白布巾题诗赠张曰:『不忿成故人,掩涕每盈巾。死生今有隔,相见永无因。匣里残妆粉,留将与後人。黄泉无用处,恨作冢中尘。有意怀男女,无情亦任君。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五子得诗,以呈其父。其父恸哭,诉于连帅。帅上闻,敕李氏杖一百,流岭南,张停所职。」其妻王氏之墓。
肠断:明吴讷钞本、茅维《苏集》本作「断肠」。
冈:诸本皆作「岗」。按「岗」同「冈」,「岗」後起字也。
赏析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东坡丧失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所受到的打击,是难以言说的。父亲对他说:“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亡妻王氏墓志铭》)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文学史上,悼亡诗写得最好的...
— 臧克家《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东坡丧失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所受到的打击,是难以言说的。父亲对他说:“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亡妻王氏墓志铭》)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文学史上,悼亡诗写得最好的...
— 臧克家《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东坡丧失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所受到的打击,是难以言说的。父亲对他说:“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亡妻王氏墓志铭》)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文学史上,悼亡诗写得最好...
— 臧克家《宋词三百首》
傅藻《东坡纪年录》:“熙宁八年乙卯(1075),(正月)二十日,记梦作《江神子》。”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一三:“词注谓公悼亡之作,考通义君卒于治平二年乙巳(1065),至是熙宁八年乙卯正十年也。”苏轼妻王弗,眉州青神人,治平二年五月卒于京师,时年二十七岁。次年六月,归葬于眉州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苏轼父母墓侧。见《苏轼文集》卷六十五《亡妻王氏墓志铭》。
本词作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是词人悼念离世十年的亡妻王弗之作。王弗是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秀外慧中,十六岁时嫁于十九岁的苏轼。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治平二年(1065)王弗就撒手人寰,夫妻情分仅十有一年。苏轼哀痛不已,直至十年后仍然对爱妻哀思万分,甚至还在梦中看到了日思夜想的妻子。该词就写于这个感伤的梦醒之后。作品借虚境抒真情,让人不仅在对梦境的白描之中感受到了词人的一片痴情,更看到了清醒时分词人...
— 黄晓鋆《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本词为送别妻弟王缄所作,情感丰富,夹叙夹议,为苏轼极度伤感之代表作。上片首句直陈词人情感波动的起因:遇见妻弟王缄而引发对亡妻的思念。从追忆亡妻的思愁到送王缄离开的离愁,再联想到自己的官场失意之苦,感情上层层推进,其悲痛、伤感、思念、失意等情感缠绕叠加,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词人忘记成都那些事已经有十年了,如今因为看见你而再次勾起思念。该句交代了词的写作背景,也是...
— 周嘉怡 乐云《宋词鉴赏辞典》
本词作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是词人悼念离世十年的亡妻王弗之作。王弗是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秀外慧中,十六岁时嫁于十九岁的苏轼。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治平二年(1065)王弗就撒手人寰,夫妻情分仅十有一年。苏轼哀痛不已,直至十年后仍然对爱妻哀思万分,甚至还在梦中看到了日思夜想的妻子。该词就写于这个感伤的梦醒之后。作品借虚境抒真情,让人不仅在对梦境的白描之中感受到了词人的一片痴情,更看到了清醒时分词人...
— 黄晓鋆《宋词鉴赏辞典》
本词作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是词人悼念离世十年的亡妻王弗之作。王弗是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秀外慧中,十六岁时嫁于十九岁的苏轼。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治平二年(1065)王弗就撒手人寰,夫妻情分仅十有一年。苏轼哀痛不已,直至十年后仍然对爱妻哀思万分,甚至还在梦中看到了日思夜想的妻子。该词就写于这个感伤的梦醒之后。作品借虚境抒真情,让人不仅在对梦境的白描之中感受到了词人的一片痴情,更看到了清醒时分词人...
— 黄晓鋆《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东坡丧失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所受到的打击,是难以言说的。父亲对他说:“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亡妻王氏墓志铭》)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文学史上,悼亡诗写得最好...
— 臧克家《苏轼诗文鉴赏辞典》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东坡丧失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所受到的打击,是难以言说的。父亲对他说:“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亡妻王氏墓志铭》)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文学史上,悼亡诗写得最好的...
— 臧克家《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