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简介
这首词代表了岳武穆「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译文
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衹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驭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注释
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大声呼叫。汉·司马长卿《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三十功名尘与土」句: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句: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西元一一二七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一说是位于邯郸市磁县境内的贺兰山。
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又,明·王熙书《满江红》词碑作「朝金阙」。
赏析
岳将军此词,激励着千古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日战争时期,这首词曲低沉而雄壮的歌音,更使人们领受到它的伟大的感染力量。 上来一句四个字,即用太史公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奇语,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高楼独上,栏杆自倚,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满怀热血、激荡沸腾。———而当此之时,愁霖乍止,风烟澄净,光景自佳,翻助郁勃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气。着“潇潇...
— 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岳将军此词,激励着千古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日战争时期,这首词曲低沉而雄壮的歌音,更使人们领受到它的伟大的感染力量。 上来一句四个字,即用太史公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奇语,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高楼独上,栏杆自倚,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满怀热血、激荡沸腾。———而当此之时,愁霖乍止,风烟澄净,光景自佳,翻助郁勃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气。着“潇潇...
— 周汝昌《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岳将军此词,激励着千古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日战争时期,这首词曲低沉而雄壮的歌音,更使人们领受到它的伟大的感染力量。 上来一句四个字,即用太史公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奇语,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高楼独上,栏杆自倚,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满怀热血、激荡沸腾。——而当此之时,愁霖乍止,风烟澄净,光景自佳,翻助郁勃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气。着“潇潇...
— 周汝昌《宋词三百首》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余嘉锡先生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提出了对于这阕《满江红》的质疑:“其词莫知所从来……吾何为不可疑之哉?疑之而其词不因我而废,听其流行可矣。至其为岳珂所未见,《鄂王家集》所未有,突出于明之中叶,则学者不可不知也。”于是多有附和者,考证这首词非岳飞所作,而是明代人写的。但据张清华先生的考证,则坐实了其确为岳飞所作。 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七月,岳飞奉诏开始第二次北伐,节节胜利,...
— 刘晓亮《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余嘉锡先生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提出了对于这阕《满江红》的质疑:“其词莫知所从来……吾何为不可疑之哉?疑之而其词不因我而废,听其流行可矣。至其为岳珂所未见,《鄂王家集》所未有,突出于明之中叶,则学者不可不知也。”于是多有附和者,考证这首词非岳飞所作,而是明代人写的。但据张清华先生的考证,则坐实了其确为岳飞所作。 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七月,岳飞奉诏开始第二次北伐,节节胜利,...
— 刘晓亮《宋词鉴赏辞典》
20世纪30年代末,余嘉锡先生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提出了对于这阕《满江红》的质疑:“其词莫知所从来,……吾何为不可疑之哉?疑之而其词不因我而废,听其流行可矣。至其为岳珂所未见,《鄂王家集》所未有,突出于明之中叶,则学者不可不知也。”于是多有附和者,考证这首词非岳飞所作,而是明代人写的。但据张清华先生考证,则坐实了其确为岳飞所作。 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七月,岳飞奉诏开始第二次北伐,节节胜利,八...
— 刘晓亮《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这首词较同调“怒发冲冠”之作时代略早,当作于绍兴四年(1134)作者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时。 绍兴三年(1133)十月,金人傀儡刘豫军队占领襄阳、唐、邓、随、郢诸州府及信阳军,切断了南宋朝廷通向川陕的交通,也直接威胁到湖南、湖北百姓的安全。岳飞即接连上书奏请进兵中原,收复襄阳等六州。次年五月朝廷任命岳飞兼黄、复二州、汉阳军(湖北汉阳)、德安府(湖北安陆)制置使,领兵出征。由于军纪严...
— 周啸天《历代励志诗鉴赏:生当作人杰》
岳将军此词,激励着千古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日战争时期,这首词曲低沉而雄壮的歌音,更使人们领受到它的伟大的感染力量。 上来一句四个字,即用太史公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奇语,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高楼独上,阑干自倚,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满怀热血,激荡沸腾。——而当此之时,愁霖乍止,风烟澄净,光景自佳,翻助郁勃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气。着“潇潇...
— 周汝昌《历代励志诗鉴赏:生当作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