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简介
《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过去认为是其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而实际查找文献考订发现其实是在庆州写的。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上阕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阕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范文正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东坡、辛稼轩等也有影响。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于战士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注释
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馀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赏析
北宋在仁宗即位之后,国家积弱积贫之势益加明显,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而文风、词风仍在沿袭着晚唐、五代的余习发展。有远见的政治家、文学家都已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庆历新政”和古文运动先后发生在这个时期,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当时政治现实、社会现实的客观要求。在词的方面,豪放词开始兴起,一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范仲淹的《渔家傲》可算是这方面的代表...
— 李廷先《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而文风、词风仍在沿袭着晚唐、五代的余习发展。有远见的政治家、文学家都已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庆历新政”和古文运动先后发生在这个时期,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当时政治现实、社会现实的客观要求。在词的方面,豪放词开始兴起,一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范仲淹的《渔家傲》可算是这方面的代表...
— 李廷先《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而文风、词风仍在沿袭着晚唐、五代的余习发展。有远见的政治家、文学家都已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庆历新政”和古文运动先后发生在这个时期,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当时政治现实、社会现实的客观要求。在词的方面,豪放词开始兴起,一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范仲淹的《渔家傲》可算是这方面的代表...
— 李廷先《宋词三百首》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八月,西夏人扰边,范仲淹被调任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随军亲临前线。庆历元年(1041)四月,范仲淹调任耀州(治所在今陕西耀县)知州。这首《渔家傲》就写在词人多年戍边征战的营帐里。 纵贯全词,意境开阔,语调铿锵,所写景色奇特瑰丽,形象生动鲜明,慷慨雄放,气郁沉潜,是词人边塞生活与心境的真实写照,无愧为宋代豪放词之先声。 上阕着重写景,首句即开门...
— 鲁智勇 乐云《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八月,西夏人扰边,范仲淹被调任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随军亲临前线。庆历元年(1041)四月,范仲淹调任耀州(治所在今陕西耀州)知州。这首《渔家傲》就写在词人多年戍边征战的营帐里。 纵贯全词,意境开阔,语调铿锵,所写景色奇特瑰丽,形象生动鲜明,慷慨雄放,气郁沉潜,是词人边塞生活与心境的真实写照,无愧为宋代豪放词之先声。 上阕着重写景,首句即开门...
— 鲁智勇 乐云《宋词鉴赏辞典》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八月,西夏人扰边,范仲淹被调任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随军亲临前线。庆历元年(1041)四月,范仲淹调任耀州(治所在今陕西铜川耀州区)知州。这首《渔家傲》就写在词人多年戍边征战的营帐里。 纵贯全词,意境开阔,语调铿锵,所写景色奇特瑰丽,形象生动鲜明,慷慨雄放,气郁沉潜,是词人边塞生活与心境的真实写照,无愧为宋代豪放词之先声。 上阕着重写景,首句即开...
— 鲁智勇 乐云《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浊酒一杯家万里”,这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由何而来呢?“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是用典。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汉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后汉书·和帝纪》)。词意是说,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
— 李廷先《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小学、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