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简介
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雲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注释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汀(tīng):水边平地,小洲。
纤尘:微细的灰尘。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象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穷已:穷尽。
望相似:又作「祇相似」、「秖相似」,「祇」、「秖」同「只(zhǐ)」。
但见:只见、仅见。
悠悠:渺茫、深远。
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浦上:水边。《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
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徘徊,一作「裴回」。
离人:此处指思妇。
妆镜台:梳妆台。
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捣衣砧(zhēn):捣衣石、捶布石。
相闻:互通音信。
逐:追随。
月华:月光。
文:同「纹」。
闲潭:幽静的水潭。
潇湘:湘江与潇水。
碣(jié)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乘月:趁着月光。
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赏析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
— 吴翠芬《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
— 吴翠芬《唐诗三百首》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最美丽的诗歌之一。 诗题原为隋炀帝所制,如炀帝《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其诗要紧扣春、江、花、月、夜五字。在隋炀帝手中,此诗篇幅短小,还是乐府余风。到了张若虚手中,他却将这种宫体的体裁从内容到情感都大为拓展,终于以“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只留下了两首诗,但他在中国诗史上具有大家的地位,其原因就在这首《春江花月夜》。 春江的潮水...
— 黄鸣《唐诗鉴赏辞典》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最美丽的诗歌之一。 诗题原为隋炀帝所制,如炀帝《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其诗要紧扣春、江、花、月、夜五字。在隋炀帝手中,此诗篇幅短小,还是乐府余风。到了张若虚手中,他却将这种宫体的体裁从内容到情感都大为拓展,终于以“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只留下了两首诗,但他在中国诗史上具有大家的地位,其原因就在这首《春江花月夜》。 春江的潮水啊,...
— 黄鸣《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桃花夫人庙位于湖北黄陂县东。桃花夫人即春秋时息国国君的夫人息妫,据《左传·庄公十四年》记载,因蔡哀侯向楚文王称赞了息夫人的美貌,楚文王便灭息国并掳息夫人进了楚宫,后来息夫人虽在楚国生育二子,但始终未开口讲话。楚王追问其故,答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这一凄苦哀婉的故事,历来有许多文人骚客以各种心态谈论评议过,到了史承谦的时代,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然而词人以自身独特的生活经历...
— 戴元初, 承剑芬《元明清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本词以刚健质朴的手法,表达了东走日本的秋瑾欲与同志拯救危难中的祖国的巨大爱国热情,并以此为契机,表达了她立志作一个女中豪杰的不凡的人生目标。 上片主要表达她将生命献给拯救祖国事业的无比决心。首韵大笔振起,抒发她对于危机中的祖国的一片赤子深情。她不仅为它“感不禁”,即像一般有爱国情怀的同胞一样心念系之,扼腕叹息甚至于肝肠火热,而且直接起来行动,为拯救祖国危亡而远赴海外,寻找救国的真理和愿意救国的同...
— 邓红梅《元明清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
— 吴翠芬《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高中)》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
— 吴翠芬《历代咏春诗鉴赏: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