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

[ 宋 ]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简介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慷慨雄健、掷地有声,但无堆砌之弊。

注释

人杰:人中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赏析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女词人,她的诗作传世很少,也不甚为世所称,这首五言绝句却是一首名作,传诵很广。 诗意明白爽朗,所用的项羽故事,也是人人所知的熟典。她的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而诗则都是洗净儿女气的慷慨之音,和词风大不相同。 这其实是一首借古讽今、发抒悲愤的怀古诗。北宋靖康二年(1127),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以当时的形势言,金...

— 何满子《宋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首诗又题作《乌江》,虽只四句二十字,但其中昂扬的爱国热情和犀利的批判矛头却使之成为李清照影响最大的诗歌,至今仍流传于妇孺之口。 诗歌前两句发调惊挺,掷地有声。“人杰”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指张良、萧何和韩信等贤臣良将;“鬼雄”出自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高度凝练的诗句鲜明而响亮地唱出了李清照的人生价值观:为国捐躯,生死何惧!自先秦以来,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

— 王晓骊《历代女性诗词鉴赏辞典》

此诗另有题作《夏日绝句》,李清照南渡之后,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罢守江宁,李清照与丈夫具舟去芜湖。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此诗作于此时。此时,正“北兵仓皇南遁之时”也。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女词人,她的诗作传世很少,也不甚为世所称,这首五言绝句却是一首名作,传诵很广。 诗意明白爽朗,所用的项羽故事,也是人人所知的熟典。她的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而诗则都是洗净儿女气的慷慨之音,和词风大不相同。 这其实是一首借古讽今、发抒悲愤的怀古诗。北宋靖康二年(1127),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以当时的形势言...

— 何满子《李清照诗词鉴赏辞典》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女词人,她的诗作传世很少,也不甚为世所称,这首五言绝句却是一首名作,传诵很广。 诗意明白爽朗,所用的项羽故事,也是人人所知的熟典。她的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而诗则都是洗净儿女气的慷慨之音,和词风大不相同。 这其实是一首借古讽今、发抒悲愤的怀古诗。北宋靖康二年(1127),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以当时的形势言...

— 何满子《宋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项羽在垓下一战,为刘邦所败,逃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暂避江东,重振旗鼓,但他以“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杀。此事的得失可置之不论,但他的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豪壮气概是令人感动的。举出项羽的不肯南渡,正是对怯懦畏葸、只顾逃命苟安的南宋君臣的辛辣讽刺。诗在字面上只是对千年以前英雄发感慨,但对时事的沉痛悲愤的谴责之情却溢于言表。 李清照之所以有如此沉痛悲愤的感情,是因为她本人正是在朝廷败逃的情势下被弄得家破人...

— 何满子《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小学、初中)》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女词人,她的诗作传世很少,也不甚为世所称,这首五言绝句却是一首名作,传诵很广。 诗意明白爽朗,所用的项羽故事,也是人人所知的熟典。她的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而诗则都是洗净儿女气的慷慨之音,和词风大不相同。 这其实是一首借古讽今、发抒悲愤的怀古诗。北宋靖康二年(1127),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以当时的形势言...

— 何满子《历代励志诗鉴赏:生当作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