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简介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这首《如梦令》以李易安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注释
常记:常常记起。
沉醉:深入,程度深,醉到一定的程度但又有酣乐。
兴尽:尽,达到一定的程度,使自己的兴致得到极大的满足。兴:兴致。
藕花:荷花。《薛昭蕴·浣溪沙》:「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争渡:这里指抢着争着奋力划船渡过。有注「怎渡」者,不宜从。
鸥鹭:鸥,鸟类的一科,羽毛多为白色,嘴扁平,前趾有蹼,翼长而尖。生活在湖海上,捕食鱼、螺等。鹭,鸟类的一科,翼大尾短,嘴直而尖,颈和腿很长,常见的有「白鹭」(亦称「鹭鸶」)、「苍鹭」、「绿鹭」等。鸥鹭,泛指水鸟。
赏析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阕,一是广为传诵的“昨夜雨疏风骤”,一即此篇。两相对照,颇多相似之处: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都是那样的清新别致。后者虽然没有出现“绿肥红瘦”那样清奇的名句,但它同样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同样美好的文学天地。 “常记”两句起得仿佛平了些,然而却又自然、和谐,似乎面对着一位知己娓娓地叙述,让人觉得作者完全忘记了是在填词,而...
— 魏同贤《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阕,一是广为传诵的“昨夜雨疏风骤”,一即此篇。两相对照,颇多相似之处: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都是那样的清新别致。后者虽然没有出现“绿肥红瘦”那样清奇的名句,但它同样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同样美好的文学天地。 “常记”两句起得仿佛平了些,然而却又自然、和谐,似乎面对着一位知己娓娓地叙述,让人觉得作者完全忘记了是在填词,而...
— 魏同贤《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阕,一是广为传诵的“昨夜雨疏风骤”,一即此篇。两相对照,颇多相似之处: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都是那样的清新别致。后者虽然没有出现“绿肥红瘦”那样清奇的名句,但它同样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同样美好的文学天地。 “常记”两句起得仿佛平了些,然而却又自然、和谐,似乎面对着一位知己娓娓地叙述,让人觉得作者完全忘记了是在填词,...
— 魏同贤《宋词三百首》
南宋·黄升《花庵词选》题作《酒兴》。《乐府雅词》等多种词书收为易安词。它追忆少女时代一次郊游活动。从内容和情调的欢快活泼来看,当是少女时代的作品。这首小令完整地叙述了整个游程、游兴、游感。既有感情的跌宕起伏,又有场景的动静结合,表现其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创造了一个具有平淡之美的艺术境界,给读者美的享受。
— 唐圭璋, 王璠, 薛祥生《李清照全集》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阕,一是广为传诵的“昨夜雨疏风骤”,一即此篇。两相对照,颇多相似之处: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都是那样的清新别致。后者虽然没有出现“绿肥红瘦”那样清奇的名句,但它同样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同样美好的文学天地。 “常记”两句起得仿佛平了些,然而却又自然、和谐,似乎面对着一位知己娓娓地叙述,让人觉得作者完全忘记了是在填词,...
— 魏同贤《李清照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