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 宋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简介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取材于民间习俗,摄取了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屠苏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赏析
这首诗所写的是正月初一新年的情景。爆竹声声,辞去旧岁,人们喝着屠苏酒,感受着春风带来的温暖的气息。千家万户迎接着明亮的初升朝日,将大门悬挂的旧桃符摘掸,换上新的桃符。古时候,人们在大门外挂着画有郁垒、神荼二神的桃木板,也就是“桃符”,用以辟邪镇宅。后来演变为写在桃木板的文字,直至成为今日写在纸上的春联。王安石生活的宋代距今已有千年,不过从这首诗中却可见,很多过年时的习俗依然留存,今天读来也能够被这...
— 陈炜琦《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小学、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