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 宋 ]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简介

此词上片写女子独自凄凉,愁肠欲绝;下片写百无聊赖的女主人公困倚危楼。全词通体悲凉,可谓断肠之吟,先着力写内心,再着重写外形,触物兴感,借物喻情,词采清丽,笔法多变,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深重的离愁,抒写出一种深沉的怨愤激楚之情。词中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致,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译文

远隔天涯旧恨绵绵,凄凄凉凉孤独度日无人问讯。要想知道我是如何愁肠百结,就像金炉中燃尽的篆香。
长眉总是紧锁,任凭春风劲吹也不舒展。困倦地倚靠高楼栏杆,看那高飞的雁行,字字都是愁。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此调将《偷声木兰花》上下阕起句各减三字,故名。
篆(zhuàn)香:比喻盘香和缭绕的香烟。
黛蛾:指眉毛。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独处高楼的女子深长的离愁。 起句陡峭,由情直入。“天涯”点明所思远隔,“旧恨”说明分离已久,四字写出空间、时间的悬隔,为“独自凄凉”张本。独居高楼,已是凄凉,而这种孤凄的处境与心情,竟连存问同情的人都没有,就更觉得难堪了。“人”可以理解为泛指,但也不妨包括所思念的远人在内,这与下片结句“过尽飞鸿字字愁”联系起来体味,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两句于伤离嗟独中含有怨意。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

— 刘学锴《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首词写一位独处高楼的女子深长的离愁。 起句陡峭,由情直入。“天涯”点明所思远隔,“旧恨”说明分离已久,四字写出空间、时间的悬隔,为“独自凄凉”张本。独居高楼,已是凄凉,而这种孤凄的处境与心情,竟连存问同情的人都没有,就更觉得难堪了。“人”可以理解为泛指,但也不妨包括所思念的远人在内,这与下片结句“过尽飞鸿字字愁”联系起来体味,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两句于伤离嗟独中含有怨意。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

— 刘学锴《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本篇写思妇念远,将无形之愁绪尽化为有形之具象,清丽俊爽,含蕴悠远。虽系传统题材,但恐非一般意义上的“男子作闺音”,而是将自己强烈的身世之感融蓄其中,故肝肠寸断,格外凄婉动人。艺术表现方面则用语自然省洁,笔法纯熟老练。应系绍圣年间贬谪生涯中所作。

这是一首闺怨词,约作于绍圣三年(1096)少游被贬郴州之时。作者以男性的视觉吟咏女子倚楼怀人的离愁别怨,借女子际遇感怀自己仕途坎坷、爱情失意的人生之悲。 开篇直写恨之深恨之久。“天涯”写所处之地蛮荒,“旧恨”写恨之久远,“人不问”可知音信不通相思难寄,道尽凄凉的原因。接下来,诗人以三个特写画面来刻画女子独处的凄凉和惆怅之情。画面一:“断尽金炉小篆香”,以篆香作比写女子燃香数刻的愁闷无聊情绪。篆香就...

— 谭雪颜《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这是一首闺怨词,约作于绍圣三年(1096)少游被贬郴州之时。作者以男性的视觉吟咏女子倚楼怀人的离愁别怨,借女子际遇感怀自己仕途坎坷、爱情失意的人生之悲。 开篇直写恨之深恨之久。“天涯”写所处之地蛮荒,“旧恨”写恨之久远,“人不问”可知音信不通相思难寄,道尽凄凉的原因。接下来,诗人以三个特写画面来刻画女子独处的凄凉和惆怅之情。画面一:“断尽金炉小篆香”,以篆香作比写女子燃香数刻的愁闷无聊情绪。篆香...

— 谭雪颜《宋词鉴赏辞典》

这首词写一位独处高楼的女子深长的离愁。起句陡峭,由情直入。“天涯”点明所思远隔,“旧恨”说明分离已久,四字写出空间、时间的悬隔,为“独自凄凉”张本。独居高楼,已是凄凉,而这种孤凄的处境与心情,竟连存问同情的人都没有,就更觉得难堪了。“人”可以理解为泛指,但也不妨包括所思念的远人在内,这与下片结句“过尽飞鸿字字愁”联系起来体味,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两句于伤离嗟独中含有怨意。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

— 刘学锴《秦观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