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简介
此诗写的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从内容上看,首句以“昨夜”明点追忆旧事。三四句以他物作比,“身无彩凤”写昨夜之情。五六句从两人的默契转到对整个宴会的描绘,七八句从恋情的欢悦转入“听鼓应官”,欢情一落千丈。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木三分。单看这首无题诗,全诗在哀婉凄凉的乐调下给人一种似解非解的感觉,让人觉的既像是写给不能长久相伴的恋人的,又像哀叹君臣遇合,却似乎没有这么世俗,如此,就是李义山无题诗的妙处所在了。
译文
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
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隔着座位送钩春酒多温暖,分开小组射覆蜡灯分外红。
叹我听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马去兰台心中像转飞蓬。
注释
「昨夜星辰昨夜风」句:《尚书·洪范》「星有好风。」此含有好会的意思。星辰:众星,星之通称。
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一作「画堂」。
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灵犀: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句:邯郸淳《艺经》:「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校胜负。」隔座送钩,一队用一钩藏在手内,隔座传送,使另一队猜钩所在,以猜中为胜。分曹:分组。射覆:《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把东西放在菠盖物下使人猜。
嗟(jiē):叹词。
听鼓应官:到官府上班,古代官府卯刻击鼓,召集僚属,午刻击鼓下班。
走马:跑马。
兰台:《旧唐书·职官志》:「祕书省,龙朔(高宗年号)初改为兰台。」当时李义山在做祕书省校书郎。
转蓬:《坤雅》:「蓬,末大于本,遇风辄拔而旋。」指身如蓬草飞转。转,一作「断」。
赏析
这是一首有作者自己直接出场的无题诗,抒写对昨夜偶然相值,旋成间隔的意中人深切的怀想。原题二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的诗句,看来诗人所怀想的对象可能是一位贵家女子。 开头两句由今宵情景引发对昨夜的追忆。这是一个美好的春夜: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空气中充溢着令人沉醉的温馨气息,一切都似乎和昨夜相仿佛。但昨夜在“画楼西畔桂堂东”和所爱者相见的那一幕却已经成为亲切而难以追寻...
— 刘学锴《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是一首有作者自己直接出场的无题诗,抒写对昨夜偶然相值,旋成间隔的意中人深切的怀想。原题二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的诗句,看来诗人所怀想的对象可能是一位贵家女子。 开头两句由今宵情景引发对昨夜的追忆。这是一个美好的春夜: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空气中充溢着令人沉醉的温馨气息,一切都似乎和昨夜相仿佛。但昨夜在“画楼西畔桂堂东”和所爱者相见的那一幕却已经成为亲切而难以追...
— 刘学锴《唐诗三百首》
一二句谓美人乘七香车循萦回之白道远去。三四句谓彼姝嫣然含笑,却寂寞无依,空有倾城之色也。本篇为女冠而作。
清晨,在鼓声的催促下,诗人叹惋着,极不情愿地要去官衙应差;他沮丧地骑着马,走在通往所供职的秘书省的路上,忽然觉得自己像漫天飞舞的蓬草一样,漂泊无依,没有归所,且要日复一日地从事这枯燥乏味的校书工作。面对这种无聊的薄宦生涯,诗人早已产生一种厌倦感,宦途凄凉、长久不遇始终是诗人解不开的郁郁愁结。 他开始追忆起昨宵的愉快生活。那真是美妙的夜晚:微风袭来,满堂洋溢着清凉舒爽的气息,漆黑的夜空洒满着忽闪忽...
— 徐昌盛《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清晨,在鼓声的催促下,诗人叹惋着,极不情愿地去官衙应差;他沮丧地骑着马,走在通往所供职的秘书省的路上,忽然觉得自己像漫天飞舞的蓬草一样,漂泊无依,没有归所,且要日复一日地从事这枯燥乏味的校书工作。面对这种无聊的薄宦生涯,诗人早已产生一种厌倦感,宦途凄凉、长久不遇始终是诗人解不开的郁郁愁结。 他开始追忆起昨宵的愉快生活。那真是美妙的夜晚:微风袭来,满堂洋溢着清凉舒爽的气息,漆黑的夜空洒满着忽闪忽闪...
— 徐昌盛《唐诗鉴赏辞典》
清晨,在鼓声的催促下,诗人叹惋着,极不情愿地要去官衙应差;他沮丧地骑着马,走在通往所供职的秘书省的路上,忽然觉得自己像漫天飞舞的蓬草一样,漂泊无依,没有归所,且要日复一日地从事这枯燥乏味的校书工作。面对这种无聊的薄宦生涯,诗人早已产生一种厌倦感,宦途凄凉、长久不遇始终是诗人解不开的郁郁愁结。 他开始追忆起昨宵的愉快生活。那真是美妙的夜晚:微风袭来,满堂洋溢着清凉舒爽的气息,漆黑的夜空洒满着忽闪忽闪...
— 徐昌盛《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这是一首有作者自己直接出场的无题诗,抒写对昨夜偶然相值,旋成间隔的意中人深切的怀想。原题二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的诗句,看来诗人所怀想的对象可能是一位贵家女子。 开头两句由今宵情景引发对昨夜的追忆。这是一个美好的春夜: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空气中充溢着令人沉醉的温馨气息,一切都似乎和昨夜相仿佛。但昨夜在“画楼西畔桂堂东”和所爱者相见的那一幕却已经成为亲切而难以追...
— 刘学锴《李商隐诗文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