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 唐 ]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简介

此诗是一首艳情诗。诗中写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梦为远别」为一篇眼目。全诗就是围绕「梦」来写离别之恨。但它并没有按远别、思念、入梦、梦醒的顺序来写。而是先从梦醒时情景写起,然后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来柔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术境界,最后才点明蓬山万重的阻隔之恨,与首句遥相呼应。这样的艺术构思,曲折宕荡,有力地突出爱情阻隔的主题和梦幻式的心理氛围,使全诗充满迷离恍惚的情怀。

译文

她说过要来的,其实是句空话,一去便杳无影踪。我在楼上等着,直到残月西斜,传来五更的晓鐘。
因为远别而积思成梦,梦里悲啼,久唤难醒;醒后便匆忙提笔写信,心情急切,墨未磨浓。
蜡烛的馀光,半罩着饰有金翡翠的帷幕;兰麝的香气,熏染了被褥上刺绣的芙蓉。
我像古代的刘郎,本已怨恨蓬山仙境的遥远;我所思念的人啊,哪堪更隔着蓬山千重万重!

注释

空言:空话。
蜡照:烛光。
半笼:半映。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长恨歌》:「翡翠衾寒谁与共。」
麝熏:麝香的气味。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这里即指香气。
度:透过。
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赏析

《无题四首》,包括七律两首,五律、七古各一首。体裁既杂,各篇之间在内容上也看不出有明显的联系,似乎不一定是同时所作的有统一主题的组诗。 这首无题写一位男子对远隔天涯的所爱女子的思念。“梦为远别”四字是一篇眼目。全诗就是围绕着“梦”来抒写“远别”之情的。不过它没有按照远别——思念——入梦——梦醒的顺序来写,而是先从梦醒时的情景写起,然后再将梦中和梦后、实境与幻觉糅合在一起抒写,最后才点明蓬山重隔,归...

— 刘学锴《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无题四首》,包括七律两首,五律、七古各一首。体裁既杂,各篇之间在内容上也看不出有明显的联系,似乎不一定是同时所作的有统一主题的组诗。 这首无题写一位男子对远隔天涯的所爱女子的思念。“梦为远别”四字是一篇眼目。全诗就是围绕着“梦”来抒写“远别”之情的。不过它没有按照远别——思念——入梦——梦醒的顺序来写,而是先从梦醒时的情景写起,然后再将梦中和梦后、实境与幻觉糅合在一起抒写,最后才点明蓬山重隔,...

— 刘学锴《唐诗三百首》

【其一】 远处又响起了浑厚的钟声,现在已经是五更时分了。诗人孤独地躺在床上,一夜辗转反侧,疲惫感越发浓郁了,但睡意依然没有来临。也许这样的失眠已不是第一次,诗人凄然地看着朦胧的夜月迷离地照耀在楼阁上,透过窗棂,他隐约看到斜挂在西天的月儿,渐渐地变白变淡,快要被渐渐来临的黎明吞噬了。 到底是什么如此苦痛地煎熬着诗人呢?原来是思念魂牵梦萦的恋人。想当初十里长亭送别时,信誓旦旦地相约了重聚的日期,如...

— 徐昌盛, 乐云《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无题四首》,包括七律两首,五律、七古各一首。体裁既杂,各篇之间在内容上也看不出有明显的联系,似乎不一定是同时所作的有统一主题的组诗。 这首无题写一位男子对远隔天涯的所爱女子的思念。“梦为远别”四字是一篇眼目。全诗就是围绕着“梦”来抒写“远别”之情的。不过它没有按照远别——思念——入梦——梦醒的顺序来写,而是先从梦醒时的情景写起,然后再将梦中和梦后、实境与幻觉糅合在一起抒写,最后才点明蓬山重隔,...

— 刘学锴《李商隐诗文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