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简介
此词是北宋文人陈去非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阕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阕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译文
忆昔日洛阳桥聚会宴饮,到会在坐多是豪杰英雄。月影好像河水静静流去。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面,不停吹奏笛子直到天明。二十多年岁月犹如一梦,身躯虽健在但令人心惊。闲登上阁楼看雨后初晴。想那古今多少兴亡事迹,不如听三更犹唱的渔歌。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双调,上阕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阕同,共六十字。
午桥:在洛阳南面。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句:想从前在午桥桥头饮宴,在一起喝酒的都是英雄好汉。
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此句即杜甫《旅夜书怀》“月涌大江流”之意,谓时间如流水般逝去。
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句: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明。疏影,稀疏的影子。
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句:二十多年好像一场春梦,我亲身经历了亡国的变乱,自己虽然还活着,回想起来总是胆战心惊。
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三更:古代漏记时,自黄昏至指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句:百无聊赖地登上小楼,看看雨后初晴的月夜景色。古往今来多少大事,也不过让打鱼的人编作歌儿在三更半夜里唱唱罢了。
赏析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是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诗人,也善于填词。他生平致力于诗,所作甚多,约六百余首,而其词作则仅有《无住词》十八首,不及其诗的二十分之一,可见他是以余事填词的。他的《无住词》十八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他晚年奉祠退居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舍时所作,青墩僧舍有“无住庵”,陈与义曾在这里住过,故遂以“无住”名词。 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
— 缪, 钺《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陈与义字去非(1090—1138),是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诗人,也善于填词。他生平致力于诗,所作甚多,约六百余首,而其词作则仅有《无住词》十八首,不及其诗的二十分之一,可见他是以馀事填词的。他的《无住词》十八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他晚年奉祠退居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舍时所作,青墩僧舍有“无住庵”,陈与义曾在这里住过,故遂以“无住”名词。 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
— 缪, 钺《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陈与义,字去非(1090—1138),是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诗人,也善于填词。他生平致力于诗,所作甚多,约六百余首,而其词作则仅有《无住词》十八首,不及其诗的二十分之一,可见他是以余事填词的。他的《无住词》十八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他晚年奉祠退居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舍时所作,青墩僧舍有“无住庵”,陈与义曾在这里住过,故遂以“无住”名词。 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六年陈与义退...
— 缪 钺《宋词三百首》
陈与义的诗流传下来的有600多首,但其词却只存有《无住词》18首,与宋代大多数词家相比,数量相对较少;与大多数南渡文人的词表现波澜壮阔的场景相比,他的词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面也比较狭窄。按题材分类的话,忆旧、怀古六首,闲情致逸四首,孤独无奈、有志难伸的四首,此外,还有三首仙词,一首别词。整体上来说,大多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吟咏着自己的哀怜,但却并不妨碍他词艺术上的高超和精美。 虽然建炎四年(113...
— 刘晓亮《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对于南宋人来说,靖康之耻常常萦绕在他们的梦中,搅得他们无法安睡。但也有一些畏缩胆小的人,过着“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生活,而不再回望黄河冀北。于是,在战与和、攻与守的对垒中,即使有人高唱悲歌,但有时不免黯然落泪。 因宰相王黼获罪而受牵连被贬陈留监酒税的陈与义,第二年又赶上了靖康之难,于是他避难南奔,五年多的时间,流离漂泊于豫、鄂、湘、桂、粤、闽、浙,最后在绍兴元年才到达了会稽。这首《临江仙》按其《年...
— 刘晓亮《宋词鉴赏辞典》
陈与义的诗流传下来的有600多首,但其词却只存有《无住词》18首,与宋代大多数词家相比,数量相对较少;与大多数南渡文人的词表现波澜壮阔的场景相比,他的词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面也比较狭窄。按题材分类的话,忆旧、怀古六首,闲情致逸四首,孤独无奈、有志难伸的四首,此外,还有三首仙词,一首别词。整体上来说,大多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吟咏着自己的哀怜,但却并不妨碍他词艺术上的高超和精美。 虽然建炎四年(113...
— 刘晓亮《宋词鉴赏辞典》
陈与义的诗流传下来的有六百多首,但其词却只存有《无住词》18首,与宋代大多数词家相比,数量相对较少;与大多数南渡文人的词表现波澜壮阔的场景相比,他的词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面也比较狭窄。按题材分类的话,忆旧、怀古六首,闲情致逸四首,孤独无奈、有志难伸的四首,此外,还有三首仙词,一首别词。整体上来说,大多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吟咏着自己的哀怜,但却并不妨碍他词艺术上的高超和精美。 虽然建炎四年(1130)...
— 刘晓亮《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