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简介
此诗大概作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出了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注释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赏析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如果诗人当年围绕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写一部回忆录,是不妨用它来题卷的。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
— 刘学锴, 余恕诚《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他乡遇故知,是唐诗中常见的题材,多表达对朋友之思念与重逢之喜悦。但杜甫这首七绝,虽短短二十八字,却语浅而情真,涵蕴隽永,称得当上“言情在笔墨之外,悄然数语,可抵白氏一篇《琵琶行》矣”(《唐宋诗醇》)。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本诗通俗易懂,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表达的是诗人在江南与旧友重逢时的喜悦。然而,对此诗的解读必须跟创作背景紧密联系起来。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杜甫寄居长沙之时。此时,安史之乱已...
— 乐云《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如果诗人当年围绕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写一部回忆录,是不妨用它来题卷的。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
— 刘学锴, 余恕诚《杜甫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