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

[ 唐 ]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简介

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诗中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全诗构想新奇,情真意切,深婉动人。

译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可怜我那些鄜州的小儿女,不理解你思念长安的心思。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注释

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闺中:内室。看,读平声kān。
怜:想。
未解:尚不懂得。
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杨慎谓:“雨未尝有香,而无微之诗云:‘雨香云淡觉微和。’云未尝有香,而卢象诗云:‘云气香流水。’今按: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如薛能诗‘和花香雪九重城’,则以香雪借形柳花也。梁章隐《咏素馨花》诗:‘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清辉:阮籍诗《咏怀》其十四:“明月耀清晖。”
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
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泪痕:隋宫诗《叹疆场》“泪痕犹尚在。”

赏析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陕西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

— 霍松林《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陕西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

— 霍松林《唐诗三百首》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杜甫携家逃难,寄居鄜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杜甫前往投效,途中为叛军所俘,被带到长安。幸因官职卑微,未被囚禁。身处沦陷的长安,望月思家,心有所触,写下这首情感细腻深厚的《月夜》。 身处长安,按常理,诗人应写长安之月,但诗人却转移笔墨,写鄜州之月。面对同一洒下清辉的明月,一是客中独看,一是闺中独看,共把怀思与挂念遥寄对方。诗人不从自己着墨...

— 刘琴《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杜甫携家逃难,寄居鄜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杜甫前往投效,途中为叛军所俘,带到长安。幸因官职卑微,未被囚禁。身处沦陷的长安,望月思家,心有所触,写下这首情感细腻深厚的《月夜》。 作者身处长安,按常理,诗人应写长安之月,但诗人却转移笔墨,透过一层,写鄜州之月。面对同一洒下清辉的明月,一是客中独看,一是闺中独看,共...

— 刘琴《唐诗鉴赏辞典》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杜甫携家逃难,寄居鄜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杜甫前往投效,途中为叛军所俘,带到长安。幸因官职卑微,未被囚禁。身处沦陷的长安,望月思家,心有所触,写下这首情感细腻深厚的《月夜》。 作者身处长安,按常理,诗人应写长安之月,但诗人却转移笔墨,透过一层,写鄜州之月。面对同一洒下清辉的明月,一是客中独看,一是闺中独看,共...

— 刘琴《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陕西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

— 霍松林《杜甫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