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

[ 唐 ]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简介

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译文

人间之事有兴有衰,日往月来从古到今。
江山遗留名胜古迹,我们今天又来登临。
水落江浅露出鱼梁,秋来天寒梦泽更深。
羊公遗碑至今尚在,读罢碑文泪湿衣襟。

注释

岘(xiàn)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以南。
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
代谢:交替变化。
往来:旧的去,新的来。
登临:登山观看。
复登临:对羊祜(字叔子)曾登岘山而言。羊叔子镇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
字:一作「尚」。
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叔子而建。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

— 李景白《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

— 李景白《唐诗三百首》

登山临水,即景抒怀,是古典诗词的一大情结。这首诗是孟浩然在登临襄阳岘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不事雕饰,即景会心。 全诗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揭题,古今人事的新陈代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真理。大至朝代的更替小至一家的兴衰,以及人们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人事总是在不停顿地代谢——变化着。正是这种变化才有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古往今来。《王孟诗评》说此诗“起调高古,略无粉色,而情味倶...

— 吴中胜《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首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

— 李景白《历代山水诗鉴赏:江山留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