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简介
这是一首作者以风雨比喻自己境遇的咏怀诗。这首诗首联借《宝剑篇》的典故发端,反衬自己长年漂泊凄凉的身世。颔联通过对比抒发自己对不平境遇的怨愤。颈联直接写明由于陷入党争,致使新知,旧友都已疏远冷落,更具体表现了自己孤凄寂寞的身世。尾联写自己本欲断酒,但由于忧愁,又不断饮酒消愁。全诗意境悲凉,表现诗人沉沦孤独的感情和遭遇,真切感人。
译文
我虽然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华年。黄叶已经衰枯,风雨仍在摧毁,豪门贵族的高楼里,阔人们正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非难,故旧日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心中想要断绝这些苦恼焦烦,要用新丰美酒来销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
注释
题解:这首诗取第三句诗中「风雨」二字为题,实为无题。
宝剑篇:为唐初郭震(字元振)所作诗篇名。《新唐书·郭震传》载,武则天召他谈话,索其诗文,郭即呈上《宝剑篇》,中有句云:「非直接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捐弃,零落飘沦古岳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武则天看后大加称赏,立即加以重用。
羁泊:即羁旅飘泊。
穷年:终生。
黄叶:用以自喻。
仍:仍旧、依然。
青楼:青色的高楼。此泛指精美的楼房,即富贵人家。
新知:新的知交。
遭薄俗:遇到轻薄的世俗。
旧好:旧日的好友。
隔:阻隔、断绝。
心断:意绝。
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古时以产美酒闻名。《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得意时,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便要了一斗八升酒独酌。后得常何推荐,受到唐太宗的赏识,授监察御史。
销愁:一作“消愁”。
几千:指酒价,美酒价格昂贵。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羁泊异乡期间。这时,长期沉沦漂泊、寄迹幕府的诗人已经到了人生的穷途。这篇《风雨》,正像是这位饱受人世风雨摧残的一代才人,在生命之火将要熄灭之前所唱出的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诗一开头就在一片苍凉沉郁的气氛中展示出理想抱负与实际境遇的矛盾。《宝剑篇》是唐代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所写的托物寓怀之作。诗借古剑尘埋托寓才士不遇,在磊落不平中显示出积极用世的...
— 刘学锴《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诗题曰《风雨》,谓风雨中羁旅异乡,愁绪万端,乃作此篇也。首联谓己如同龙泉宝剑,可是被弃置不用,长期飘泊在外。次联谓己如同风雨飘摇之黄叶,屡遭不幸;而富贵利达者,自是得意。三联谓遭遇新交之轻视嫉妒,而旧交“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也。末谓望断新丰之酒,不知需多少美酒才可以消此不尽之愁也。冯、张皆以为是客游江东之作。
此诗当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游江东时,作者自伤身世,慨叹飘零沦落、怀才不遇的苦闷。此诗题名“风雨”,实则暗示诗人凄风苦雨、坎坷艰难的一生。 首联用郭震《宝剑篇》典故起笔,表达胸怀大志却不遇明主的伤感。据《新唐书•郭震传》载,郭震少有大志,武则天闻其名召见,索其诗文,郭即呈上《宝剑篇》,中有句曰:“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
— 乐云《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羁泊异乡期间。这时,长期沉沦漂泊、寄迹幕府的诗人已经到了人生的穷途。这篇《风雨》,正像是这位饱受人世风雨摧残的一代才人,在生命之火将要熄灭之前所唱出的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诗一开头就在一片苍凉沉郁的气氛中展示出理想抱负与实际境遇的矛盾。《宝剑篇》是唐代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所写的托物寓怀之作。诗借古剑尘埋托寓才士不遇,在磊落不平中显示出积极用世...
— 刘学锴《李商隐诗文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