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简介
此诗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寄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融山川古迹、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都从空间着眼,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译文
登上高楼满怀伤感看繁花,万方多艰难令人触目惊心。
在这战乱时候我登上此楼,世事如玉垒山变幻的浮云。
圣朝就像北极星永保气运,盗寇侵河山只能徒劳兴叹。
可怜后主只剩祠庙可归还,姑且在黄昏时吟诵《梁甫吟》。
注释
客心:客居者之心。
登临:登高观览。临,从高处往下看。
锦江:即濯锦江,流经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锦,锦在江中漂洗,色泽更加鲜明,因此命名濯锦江。
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变古今,与古今俱变。
玉垒浮云变古今:是说多变的政局和多难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云,古往今来一向如此。
北极: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
终不改:终究不能改,终于没有改。
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当时和吐蕃交界地区的雪山。
寇盗:指入侵的吐蕃集团。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句:这位两句是说唐代政权是稳固的,不容篡改,吐蕃还是不要枉费心机,前来侵略。唐代宗广德年间九月,吐蕃军队东侵,泾州刺史高晖投降吐蕃,引导吐蕃人攻占唐都长安,唐代宗东逃陕州。十月下旬,郭子仪收复长安。十二月,唐代宗返回京城。同年十二月,吐蕃人又向四川进攻,占领了松州、维州等地。
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之后主。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国之君。
还祠庙:意思是,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人竟然还有祠庙。这事借眼前古迹慨叹刘禅荣幸佞臣而亡国,暗讽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祸患。成都锦官门外有蜀先主(刘备)庙,西边为武侯(诸葛亮)祀,东边为后主祀。还,仍然。
聊为: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
梁甫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这里代指此诗。。《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借以抒发空怀济世之心,聊以吟诗以自遣。这里的《梁甫吟》即指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写于成都,时在代宗广德二年(764)春,诗人客蜀已是第五个年头。上年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十月便有吐蕃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陕州事;随后郭子仪复京师,乘舆反正;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陷剑南、西山诸州。诗中“西山寇盗”即指吐蕃;“万方多难”也以吐蕃入侵为最烈,同时,也指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 首联提挈全篇,...
— 赵庆培《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首诗写于成都,时在代宗广德二年(764)春,诗人客蜀已是第五个年头。上年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十月便有吐蕃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陕州事;随后郭子仪复京师,乘舆反正;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陷剑南、西山诸州。诗中“西山寇盗”即指吐蕃;“万方多难”也以吐蕃入侵为最烈,同时,也指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 首联提挈全篇...
— 赵庆培《唐诗三百首》
“登楼”是诗人们笔下常见的题目,即景抒怀,伤时而又自伤,也是常见的表现手法。但读杜甫这首《登楼》总会觉得不同一般,那深沉丰厚的思想感情和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总令人低回吟咏于无穷。 诗的前两联侧重叙事和写景,但不是单纯的叙述和描写,而是带着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从而使景语化为情语,让读者触景生情。诗的后两联侧重抒怀,但所抒思想感情又是因登楼所见景物触发的,让人觉得真实可信,从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强...
— 杨军《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登楼”是诗人们笔下常见的题目,即景抒怀,伤时而又自伤,也是常见的表现手法。但读杜甫这首《登楼》总会觉得不同一般,那深沉丰厚的思想感情和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总令人低回吟味于无穷。 诗的前两联侧重叙事和写景,但不是单纯的叙述和描写,而是带着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从而使景语化为情语,让读者触景生情。诗的后两联侧重抒怀,但所抒思想感情又是因登楼所见景物触发的,让人觉得真实可信,从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强...
— 杨军《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诗写于成都,时在代宗广德二年(764)春,诗人客蜀已是第五个年头。上年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十月便有吐蕃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陕州事;随后郭子仪复京师,乘舆反正;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陷剑南、西山诸州。诗中“西山寇盗”即指吐蕃;“万方多难”也以吐蕃入侵为最烈,同时,也指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 首联提挈全篇...
— 赵庆培《杜甫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