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简介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末两句写诗人对方外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 此诗写得妙趣横生、闲情逸趣,流露出诗人很看重灵澈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境界,向往隐居深山之中,规劝方外上人“莫买沃洲山”,表现出诗人规劝方外上人领悟真隐和假隐之真谛,莫隐居变成趋时,亦体现出诗人与方外上人之间的真挚友谊。
译文
野鹤驾着孤云高飞天空,岂肯在人间居住?
你不必到著名的沃洲山福地,那可是人们最熟悉的去处。
注释
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孤云”句:张祜在《寄灵澈诗》中有“独树月中鹤,孤舟云外人”句,与此用意正相同。将:和,共。
沃洲山:在浙江省新昌县东,相传为晋代高僧支遁放鹤养马处,有放鹤峰,养马坡,道家列为第十二洞天福地。
赏析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中的上人,指的是灵澈。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 诗中第一、二句说孤云陪伴着野鹤居住在天上,又怎么能到人间来住呢?“野鹤”指的是世外高人,超脱世俗之人,这里指的是灵澈上人。反问的语气突出了上人的清高,也为下文对入山隐居提出的警示埋下伏笔。 诗中第三、四...
— 林锦萍《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刘长卿为灵澈留下许多诗作,多为送别,都表达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惜别不舍之情。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中的上人,指的正是灵澈。诗人以野鹤喻灵澈,恰合其身份。后二句含有讥讽灵澈入山不深的意味,讽劝其不应到沃洲山去凑热闹,那个地方已被世人所熟知,不能说是隐居...
— 林锦萍《唐诗鉴赏辞典》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刘长卿为灵澈留下许多诗作,多为送别,都表达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惜别不舍之情。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中的上人,指的正是灵澈。诗人以野鹤喻灵澈,恰合其身份。后二句含有讥讽灵澈入山不深的意味,讽劝其不应到沃洲山去凑热闹,那个地方已被世人所熟知,不能说是隐居...
— 林锦萍《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