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简介
该诗描写一位弹筝女子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故意将弦拨错,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弹筝女形象,透视心理状态,洞察入微,语句传神,意蕴丰富。
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弹奏着玉制的筝枕。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注释
鸣筝:弹奏筝曲。
金粟: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柱:定弦调音的短轴。
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
玉房:指玉制的筝枕。房,筝上架弦的枕。
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拂弦:拨动琴弦。
赏析
筝是古代一种弹拨乐器,即今称“古筝”。“鸣筝”谓弹奏筝曲。题一作“听筝”,则谓听奏筝有感,就听者立题。从诗意看,以作“鸣筝”为有味。这首小诗写一位弹筝女子为博取青睐而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态,写得婉曲细腻,富有情趣。 前二句写弹筝美人坐在华美的房舍前,拨弄筝弦,优美的乐声从弦轴里传送出来。“柱”是系弦的部件。“金粟”形容筝柱的装饰华贵。“素手”表明弹筝者是女子。后二句即写鸣筝女故意弹错以博取青睐。“周郎...
— 倪其心《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筝是古代一种弹拨乐器,即今称“古筝”。“鸣筝”谓弹奏筝曲。题一作“听筝”,则谓听奏筝有感,就听者立题。从诗意看,以作“鸣筝”为有味。这首小诗写一位弹筝女子为博取青睐而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态,写得婉曲细腻,富有情趣。 前二句写弹筝美人坐在华美的房舍前,拨弄筝弦,优美的乐声从弦轴里传送出来。“柱”是系弦的部件。“金粟”形容筝柱的装饰华贵。“素手”表明弹筝者是女子。后二句即写鸣筝女故意弹错以博取青睐。“周...
— 倪其心《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通过弹筝女子一个小小的动作,将其狡黠的心意播绘得生动真切。 一、二句交代事由与人物。鸣筝,说明人物是弹奏古筝的乐师。素手,点明这位乐师是一位女子。金粟柱,柱,是古筝系弦之物;金粟,形容筝柱装饰华美,点明乐器之华丽贵重。玉房,说明屋舍之精致典雅。琴极珍贵,屋极雅致,说明这是富贵人家的一次家宴,而女子正在宴会上为大家弹奏乐曲。这本是再寻常不过的酒会歌台,可是诗人却注意到了非常有趣的细节。这位弹...
— 张春晓《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