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嫁娘三首
【其一】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其二】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其三】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简介
诗描摹一位新嫁娘巧思慧心的情态。第一次烧饭菜。为了把握婆婆的口味,先遣婆婆养大的小姑尝试。语虽浅白。却颇为得体,合情合理。新娘的机灵聪敏,心计巧思,跃然纸上。「先遣小姑尝」,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译文
【其三】
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来作羹汤。
不知婆婆什么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
注释
未识:一作「不识」。
锦幛:色彩鲜明的华丽的幛子。
侍娘行:一作「待娘行」。
亲情:亲戚。
三日:古代风俗,新媳妇婚后三日须下厨房做饭菜。
羹:泛指做成浓的菜肴。
谙:熟悉。
姑食性:婆婆的口味。
遣:让。
小姑:一作「小娘」。丈夫的妹妹。也称小姑子。
赏析
“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新媳妇在新嫁的处境中找到了办法,应付了难局,使得事情的发展带有戏剧性,甚至富有诗趣。像王建的这首诗所写的,即属于此类。这也是唐代社会封建礼教控制相对放松,妇女们的巧思慧心多少能够得以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映。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古代女子嫁后的第三天,俗称“过三朝”,依照习俗要下厨房做菜。“三日”,正见其为“新嫁娘”。“洗手作羹汤”,“洗手”...
— 余恕诚《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新媳妇在新嫁的处境中找到了办法,应付了难局,使得事情的发展带有戏剧性,甚至富有诗趣。像王建的这首诗所写的,即属于此类。这也是唐代社会封建礼教控制相对放松,妇女们的巧思慧心多少能够得以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映。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古代女子嫁后的第三天,俗称“过三朝”,依照习俗要下厨房做菜。“三日”,正见其为“新嫁娘”。“洗手作羹汤”,“洗手...
— 余恕诚《唐诗三百首》
王建是中唐擅长妇女题材的大家。他往往将目光聚焦女子于婚姻家庭中的种种际遇,以优柔之性观妇女之事,体妇女之情,在妇女日常生活琐事中提炼素材,尽骋才情,这首《新嫁娘》便是其中之一。该诗是一首新题乐府,塑造了一位聪敏、灵巧的小媳妇,语言通俗,叙事直白,捕捉生活中最富表现力的细节来刻画人物,读来生动有趣,贴切自然。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三日”是指新媳妇过门后的第三天,依照古代婚嫁习俗的惯例,这...
— 唐靓《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王建是中唐擅长妇女题材的大家,他往往将目光聚焦于女子婚姻家庭中的种种际遇,以优柔之性观妇女之事,体妇女之情,在妇女日常生活琐事中提炼素材,尽骋才情,这首《新嫁娘》便是其中之一。该诗是一首新题乐府,塑造了一位聪敏、灵巧的新媳妇的形象,语言通俗,叙事直白,由于善于捕捉生活中最富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读来生动有趣,贴切自然。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三日”是指新媳妇过门后的第三天,依照古代婚嫁习...
— 唐靓《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