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歌
[ 唐 ]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简介
这是西域边境人民歌颂哥舒翰战功的诗。诗以北斗起兴,喻哥舒翰的功高;以胡人“至今”“不敢”南下牧马,喻哥舒翰功劳的影响深远。全诗内容平淡素雅,音节铿锵和顺,既有民歌的自然流畅,又不失五言诗的典雅逸秀。所以,沈德潜说:“与《敕勒歌》同是天籁,不可以工拙求之。”然而,即使以工拙求之之,难道就失其俊美感人吗?
译文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
吐蕃族至今牧马只敢远望,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注释
哥舒:指哥舒翰,是唐玄宗的大将,突厥族哥舒部的后裔。哥舒是以部落名称作为姓氏。《全唐诗》题下注:“天宝中,哥舒翰为安西节度使,控地数千里,甚著威令,故西鄙人歌此。”
北斗七星:大熊座的一部分。
窥:窃伺。牧马:指吐蕃越境放牧,指侵扰活动。
临洮:今甘肃省洮河边的岷县。一说今甘肃省临潭县。秦筑长城西起于此。
赏析
西鄙人,泛指西北边镇百姓。此诗是唐代西北边民对唐朝名将哥舒翰的颂歌,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间。时值陇右节度使哥舒翰领兵大破吐蕃,以致“吐蕃屏足不敢近青海”,因而有民谣说:“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吐蕃总杀却,更筑两重壕。”此诗即为对这首民谣进行艺术加工后的作品。 首句以北斗起兴,用天空高悬的北斗七星,象征哥舒翰的功高震世,为万人景仰。古人所称之“北斗”,其涵意源于两处:一是从天象学来说...
— 乐云《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