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简介
此诗以白描手法叙述了丈夫常年在外经商的妇人的闺怨之情。后两句“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突然从平地翻起波澜,以空际运转之笔,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这位少妇的怨情。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展示了闺中少妇由盼生怨、由怨而悔的内心活动,更深刻地展示了这她的苦闷和怨恨心情。
译文
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
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
注释
江南曲:古代歌曲名。诗题《江南曲》原是乐府《相和歌》的曲名,为《江南弄》七曲之一。这是一首很有民歌色彩的拟乐府。
瞿塘贾:在长江上游一带作买卖的商人。瞿(qú)塘:指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贾(gǔ):商人。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潮有信:潮水涨落有一定的时间,叫“潮信”。
弄潮儿:潮水涨时戏水的人,或指潮水来时,乘船入江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在唐代,以闺怨为题材的诗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思征夫词,一是怨商人语。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社会背景的。由于唐代疆域辽阔,边境多事,要征调大批将士长期戍守边疆,同时,唐代商业已很发达,从事商品远途贩卖,长年在外经商的人日见增多,因而作为这两类人的妻子不免要空闺独守,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这样一个社会问题必然要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抒写她们怨情的诗也就大量出现了。 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传出了一位...
— 陈邦炎《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是一首闺怨诗。在唐代,以闺怨为题材的诗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思征夫词,一是怨商人语。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社会背景的。由于唐代疆域辽阔,边境多事,要征调大批将士长期戍守边疆,同时,唐代商业已很发达,从事商品远途贩卖,长年在外经商的人日见增多,因而作为这两类人的妻子不免要空闺独守,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这样一个社会问题必然要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抒写她们怨情的诗也就大量出现了。 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传出了一...
— 陈邦炎《唐诗三百首》
唐代商业发达,商人长年累月出外经商,致使他们的妻子离别经年,独守空房,便生出许多怨望来。白居易《琵琶行》中那个“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也因“商人重利轻别离”,而落得“去来江口守空船”。李益的这首《江南曲》就属于此类闺怨诗,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江南曲》原是乐府民歌的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因为是民歌体,所以李益有意用民间的口语写作。 瞿塘是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巫山、奉节两县之...
— 陈鹏《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随着唐代商业的发达,嫁作商人妇的少女越来越多。商人长年累月出外经商,致使他们的妻子离别经年,独守空房,便生出许多怨恨来。此类闺怨诗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白居易《琵琶行》中那个“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也因“商人重利轻别离”,而落得“去来江口守空船”。李益的这首《江南曲》就属于此类闺怨诗。《江南曲》原是乐府民歌的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因为是民歌体,所以李益有意用民间的口语写作。 瞿...
— 陈鹏《唐诗鉴赏辞典》
随着唐代商业的发达,嫁作商人妇的少女越来越多。商人长年累月出外经商,致使他们的妻子离别经年,独守空房,便生出许多怨望来。此类闺怨诗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白居易《琵琶行》中那个“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也因“商人重利轻别离”,而落得“去来江口守空船”。李益的这首《江南曲》就属于此类闺怨诗。《江南曲》原是乐府民歌的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因为是民歌体,所以李益有意用民间的口语写作。 瞿...
— 陈鹏《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