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简介
这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首句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君王来幸无望;三句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全诗语言明快自然,感情真挚而多层次,细腻地刻划了失宠宫女千回百转的心理状态。
译文
丝帕揩尽眼泪,好梦却难做成;
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
红颜尚未衰老,恩宠却已断绝;
她独倚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
注释
泪湿:犹湿透。
湿:一作「尽」。
罗巾:丝制手巾。
前殿:正殿。
按歌声:依照歌声的韵律打拍子。
红颜:此指妃子。
恩:指皇帝对她的恩宠。
倚:靠。
熏笼:覆罩香炉的竹笼。香炉用来熏衣被,为宫中用物。
赏析
这首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前人曾批评此诗过于浅露,这是不公正的。诗以自然浑成之语,传层层深入之情,语言明快而感情深沉,一气贯通而绝不平直。 诗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幸的宫女。她一心盼望君王的临幸而终未盼得,时已深夜,只好上床,已是一层怨怅。宠幸不可得,退而求之好梦;辗转反侧,竟连梦也难成,见出两层怨怅。梦既不成,索性揽衣推枕,挣扎坐起。正当她愁苦难忍,泪湿罗巾之时,前殿又传来阵阵笙歌,原来君王正在那边寻...
— 赖汉屏《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作为一位男性诗人,白居易却以一位诗人的锐感对女性的命运感受真切:“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太行路》)对身处囹圄般的宫廷女性,他给予了更为同情的笔墨,她们离隔亲族,“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后宫词》),有幽闭怨旷之苦(《请拣放后宫内人》),有的甚至“一生遂向空房宿”,独自咀嚼“夜长无寐天不明”、“日迟独坐天难暮”(《上阳白发人》)的痛楚。 这首《后宫词》采用对比的手法结构...
— 刘琴《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这首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前人曾批评此诗过于浅露,这是不公正的。诗以自然浑成之语,传层层深入之情,语言明快而感情深沉,一气贯通而绝不平直。 诗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幸的宫女。她一心盼望君王的临幸而终未盼得,时已深夜,只好上床,已是一层怨怅。宠幸不可得,退而求之好梦;辗转反侧,竟连梦也难成,见出两层怨怅。梦既不成,索性揽衣推枕,挣扎坐起。正当她愁苦难忍,泪湿罗巾之时,前殿又传来阵阵笙歌,原来君王正在那边...
— 赖汉屏《白居易诗文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