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瑟怨

[ 唐 ]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简介

此诗描绘的是抒情主人公寂寞难眠而鼓瑟听瑟的各种感受,以表达别离之怨。全诗像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雁声、潇湘和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虽没有正面描写女主人公清夜独自弹瑟传达怨情,但幽怨之情表现得很充分。作品含蓄温婉,诗意浓郁,耐人寻味。

译文

秋夜床席冰冷梦也难以做成,天空碧蓝如水夜云像沙样轻。
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的明月空自放光明。

注释

瑶瑟:玉镶的华美的瑟。
冰簟(diàn):清凉的竹席。银床:指洒满月光的床。
碧天:青天;蓝色的天空。
远:一作“还”。过:一作“向”。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此代指楚地。
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

赏析

诗的题目和内容都很含蓄。瑶瑟,是玉镶的华美的瑟。瑟声悲怨,相传“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在古代诗歌中,它常和别离之悲联结在一起。题名“瑶瑟怨”,正暗示诗所写的是女子别离的悲怨。 头一句正面写女主人公。“冰簟银床”,指冰凉的竹席和银饰的床。“梦不成”三字很可玩味。它不是一般地写因为伤离念远难以成眠,而是写她寻梦不成。会合渺茫难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

— 刘学锴《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诗的题目和内容都很含蓄。瑶瑟,是玉镶的华美的瑟。瑟声悲怨,相传“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在古代诗歌中,它常和别离之悲联结在一起。题名“瑶瑟怨”,正暗示诗所写的是女子别离的悲怨。 头一句正面写女主人公。“冰簟银床”,指冰凉的竹席和银饰的床。“梦不成”三字很可玩味。它不是一般地写因为伤离念远难以成眠,而是写她寻梦不成。会合渺茫难期,只能将希望寄托...

— 刘学锴《唐诗三百首》

瑟是一种古老的弦乐器。《诗经》中有“琴瑟友之”的诗句,故瑟常与琴并奏,以示夫妇百年好合。而《汉书•郊祀记》中说:“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能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说明瑟的乐声具有悲怨的特点。此诗名为“瑶瑟怨”,“瑶”示华美之意,然有瑟无琴,兼以“怨”名,暗示内容为闺中怀人,情绪哀怨。 首句写怀人的环境:冰凉的枕席,银饰的床幔,触目之处皆为冰寒的色调,毫无一般闺房的绮丽娇艳。现在到秋天...

— 王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