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鹊踏枝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简介
这是深闺佳人的伤春词。作者以含蕴的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不写佳人先写佳人居处。三迭「深」字,则佳人禁锢高门,内外隔绝、闺房寂落之况,可以想见。树多雾浓、帘幕严密,愈见其深。「章台路」当指伊人「游冶处」,望而不见正由宅深楼高而来。可知物质环境之华贵,终难弥补感情世界之凄清。望所欢而不见,感青春之难留,佳人眼中之景,不免变得暗淡萧索。感花摇落而有泪,含泪而问花,花乱落而不语。伤花实则自伤,佳人与落花同一命运。是花是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含蕴最为深沉。整首词如泣如诉,凄婉动人,意境浑融,语言清丽,尤其是最后两句,向为词评家所赞誉。
译文
深深的庭院不知有多深?一排排杨柳堆起绿色的云,一重重帘幕多得难以计数。华车骏马如今在哪里游冶,我登上高楼也不见章台路。
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时近黄昏掩起门户,却没有办法把春光留住。我泪眼汪汪问花,花默默不语,只见散乱的落花飞过秋千去。
注释
几许:多少。许,估计数量之词。
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玉勒雕鞍:极言车马的豪华。玉勒,玉制的马衔。雕鞍,精雕的马鞍。
游冶处:指歌楼妓院。
章台:汉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唐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妓女柳氏事。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雨横:指急雨、骤雨。
乱红:这里形容各种花片纷纷飘落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词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清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径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此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李清照去欧阳修未远,所云当...
— 徐培均《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首词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清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径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此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李清照去欧阳修未远,所云当...
— 徐培均《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首词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清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径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此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李清照去欧阳修未远,所云当...
— 徐培均《宋词三百首》
此词为明道元年(1032)春,欧公与友人梅尧臣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此词拟深闺佳人之口吻,抒其寂寞伤春之情。 上阕首句即用三迭“深”字,前两个深状佳人居处之幽深,后面的“深几许”则于提问中暗含怨艾;“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状院中之孤寂冷清,“堆”本为动词,“堆烟”是指杨柳色青,静静地立在庭院旁,仿佛笼罩着一层青雾,以动摹静,更显院落寂寥孤清。然而就在这重重朱门、层层珠帘之中,一位深闺佳人独倚...
— 马瑶《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此词为明道元年(1032)春,欧公与友人梅尧臣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此词拟深闺佳人之口吻,抒其寂寞伤春之情。 上阕首句即用三迭“深”字,前两个深状佳人居处之幽深,后面的“深几许”则于提问中暗含怨艾;“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状院中之孤寂冷清,“堆”本为动词,“堆烟”是指杨柳色青,静静地立在庭院旁,仿佛笼罩着一层青雾,以动摹静,更显院落寂寥孤清。然而就在这重重朱门、层层珠帘之中,一位深闺佳人独倚...
— 马瑶《宋词鉴赏辞典》
本词归在欧阳修名下是有争议的。在《宋词三百首》里是欧阳修为作者,而唐圭璋先生在《宋词互见考》里则考证两家词集完成时间,以及后世序跋所言,推论其作者应为冯延巳。也有学者从作家风格意境判断,以为冯偏刚,欧偏柔,而此词风格柔婉,应为欧阳修所作较为合理。支持唐圭璋先生的学者认为仔细观察冯延巳其他词作,会发现他在抒发时间、青春流逝的无奈情感上,较为接近《蝶恋花》的意境格调。对于这样的争议应作如是观:这是个历...
— 黄晓鋆《宋词鉴赏辞典》
蝶恋花》是一首由伤春而引发的抒情之作,所抒的是难以实指的浓重的感伤之情。词的上阕直抒胸臆,表达每到春天,“惆怅还依旧”的愁闷心情。下阕则用丽景抒发哀愁,对这种愁闷心理进行追述。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词人开篇即发问:谁说愁闷的心情已被抛弃良久?接着自问自答,每当春天到来,惆怅的心情还一如从前,挥之不去。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词人日日在花下醉酒,还是改变不了逐...
— 吕青霞《宋词鉴赏辞典》
此词为明道元年(1032)春,欧公与友人梅尧臣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此词拟深闺佳人之口吻,抒其寂寞伤春之情。 上阕首句即用三迭“深”字,前两个深状佳人居处之幽深,后面的“深几许”则于提问中暗含怨艾;“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状院中之孤寂冷清,“堆”本为动词,“堆烟”是指杨柳色青,静静地立在庭院旁,仿佛笼罩着一层青雾,以动摹静,更显院落寂寥孤清。然而就在这重重朱门,层层珠帘之中,一位深闺佳人独倚高...
— 马瑶《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这首词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清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径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此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李清照去欧阳修未远,所云当...
— 徐培均《欧阳修诗文鉴赏辞典(珍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