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宋 ] 晏几道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着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简介

这首词写的是怀人怨别的传统题材,在刻画女主人公的行动和心态时,却很有艺术特色。上片描述她倚阑望月,盼人归来之情。下片抒写不幸被弃之恨,与上片的真诚信托,痴情等形成强烈的对照。此词没有华丽的词藻,深曲的典故,只是通过抒情主人公把个人的身世遭遇、短暂的欢乐与无法摆脱的悲哀,用浅近而真挚的语言,反反复复向读者诉说,使人心醉神迷,为之低回不已。

注释

初:刚分别时。
长:同常。
罗衣着破:著,穿。
闲泪:闲愁之泪。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怀人怨别的传统题材,在刻画女主人公的行动和心态时,却很有艺术特色。上片四句,描述她倚阑望月,盼人归来之情。“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这两句主写倚阑,而写今夕倚阑,却从“昨夜曾倚”见出,同样一句词,内涵容量便增加一倍不止。———既然连夜皆倚阑而望,当还有多少个如“昨夜”者的哩!“天如水”,比喻夜空如水般明澈与清凉,可是其意不在于写天,而在于以明净的天空引出皓洁的明月。这与柳永《二郎...

— 钟, 陵, 陈长明《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首词写的是怀人怨别的传统题材,在刻画女主人公的行动和心态时,却很有艺术特色。上片四句,描述她倚阑望月,盼人归来之情。“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这两句主写倚阑,而写今夕倚阑,却从“昨夜曾倚”见出,同样一句词,内涵容量便增加一倍不止。———既然连夜皆倚阑而望,当还有多少个如“昨夜”者的哩!“天如水”,比喻夜空如水般明澈与清凉,可是其意不在于写天,而在于以明净的天空引出皓洁的明月。这与柳永《二郎...

— 钟, 陵, 陈长明《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是一首怀人怨别之作,“上片言望之切,下片言恨之深”(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本词以女性的口吻来表达相思之情。上片首句写夜中女主人公倚阑望月,夜空澄明,一如清水般清澈,此中也暗暗地隐藏了一股凉意。如此清朗的夜空,天边自是明月当空了,但词人在这里还是隐隐不将其说破,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昨夜还曾倚”,虽说昨夜之事,事实上又有多少个夜晚,女主人公在凭栏思念远方的心上人呢?一“还”字便使词句内涵更加丰富...

— 梁晓琳 乐云《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这是一首怀人怨别之作,“上片言望之切,下片言恨之深”(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本词以女性的口吻来表达相思之情。上片首句写夜中女主人公倚阑望月,夜空澄明,一如清水般清澈,此中也暗暗地隐藏了一股凉意。如此清朗的夜空,天边自是明月当空了,但词人在这里还是隐隐不将其说破,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昨夜还曾倚”,虽说昨夜之事,事实上又有多少个夜晚,女主人公在凭栏思念远方的心上人呢?一“还”字便使词句内涵更加丰富...

— 梁晓琳 乐云《宋词鉴赏辞典》

这是一首怀人怨别之作,“上片言望之切,下片言恨之深”(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本词以女性的口吻来表达相思之情。上片首句写夜中女主人公倚阑望月,夜空澄明,一如清水般清澈,此中也暗暗地隐藏了一股凉意。如此清朗的夜空,天边自是明月当空了,但词人在这里还是隐隐不将其说破,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昨夜还曾倚”,虽说昨夜之事, 事实上又有多少个夜晚,女主人公在凭栏思念远方的心上人呢。一“还”字便使词句内涵更加丰...

— 梁晓琳, 乐云《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这首词写的是怀人怨别的传统题材,在刻画女主人公的行动和心态时,却很有艺术特色。上片四句,描述她倚阑望月,盼人归来之情。“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这两句主写倚阑,而写今夕倚阑,却从“昨夜曾倚”见出,同样一句词,内涵容量便增加一倍不止。——既然连夜皆倚阑而望,当还有多少个如“昨夜”者的哩!“天如水”,比喻夜空如水般明澈与清凉,可是其意不在于写天,而在于以明净的天空引出皓洁的明月。这与柳永《二郎神...

— 钟陵, 陈长明《二晏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