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

[ 宋 ] 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简介

这是一首怀人之词,怀念他曾经爱过的一个歌女。起为神来之笔,见景物而陡然逗起离恨,以铲尽还生的芳草比喻剪不断的离情,变故为新,用笔空灵含蓄。「念柳外」六句,回忆分别情景及往日欢娱,缠绵婉曲,意味无穷。以下几句再叙离恨,并融情入景,以飞花、残雨、黄鹂等幽美意象,衬托凄迷的感情,形容怀人虽无刻肌入骨之语,却于清淳中见沉着。这首词写离情并不直说,而是融情于景,以景衬情,也就是说,把景物融入感情之中,使景物更鲜明而具有生命力,把感情附托在景物之上,使感情更为含蓄深沉。

译文

我独自靠在高亭上,那怨情就像春草,刚刚被清理,不知不觉又已长出来。一想到在柳树外骑马分别的场景,一想到水边与那位红袖佳人分别的情形,我就伤感不已。佳人,上天为何赐你如此美丽?让我深深投入无力自拔?当年在夜月里,我们共同醉入一帘幽梦,温柔的春风吹拂着你我。真是无可奈何,往日的欢乐都伴随着流水远去,绿纱巾上的香味渐渐淡去,再也听不到你那悦耳的琴声。如今已到了暮春时令,片片残红在夜色中飞扬,点点细雨下着下着又晴了,雾气一片迷迷蒙蒙。我的愁思正浓,忽然又传来黄鹂的啼叫声,一声一声。

注释

八六子:杜樊川始创此调,因秦少游词有「黄鹂又啼数声」句,又名《感黄鹂》。
恨如芳草:五代·李后主《清平乐》:「离恨恰如芳草,更行更远还生。」
刬(chǎn):同「铲」。
青骢(cōng):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红袂(mèi):红袖,指女子,情人。
娉(pīng)婷:美貌,指美人。
「春风」句:唐·杜樊川《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怎奈向:即怎奈、如何。宋人方言,「向」字为语尾助词。
销凝:消魂凝恨。
黄鹂:又名黄莺。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词,怀念他曾经相爱过的一个歌女。怀念情侣本是唐、五代、两宋词中常见的题材,但是由于作者的才情、际遇不同,虽是同样题材的怀人之词,还是出现了许多殊光异彩耐人吟诵之作。秦观这首词就是很有特色的。此词发端三句即很精彩。作者与所怀念之人相别已久矣,独倚危亭,忽睹芳草,因芳草之刬尽还生而联想到离情之缠绵郁结,难以屏除,只用一“恨”字作联系,设想与用笔均极为含蕴空灵,故周济誉为“神来之笔”(《宋...

— 缪, 钺《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是一首怀人之词,怀念他曾经相爱过的一个歌女。怀念情侣本是唐、五代、两宋词中常见的题材,但是由于作者的才情、际遇不同,虽是同样题材的怀人之词,还是出现了许多殊光异彩耐人吟诵之作。秦观这首词就是很有特色的。此词发端三句即很精彩。作者与所怀念之人相别已久矣,独倚危亭,忽睹芳草,因芳草之刬尽还生而联想到离情之缠绵郁结,难以屏除,只用一“恨”字作联系,设想与用笔均极为含蕴空灵,故周济誉为“神来之笔”(《宋...

— 缪, 钺《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是一首怀人之词,怀念他曾经相爱过的一个歌女。怀念情侣本是唐、五代、两宋词中常见的题材,但是由于作者的才情、际遇不同,虽是同样题材的怀人之词,还是出现了许多殊光异彩耐人吟诵之作。秦观这首词就是很有特色的。此词发端三句即很精彩。作者与所怀念之人相别已久矣,独倚危亭,忽睹芳草,因芳草之刬尽还生而联想到离情之缠绵郁结,难以屏除,只用一“恨”字作联系,设想与用笔均极为含蕴空灵,故周济誉为“神来之笔”(《宋...

— 缪 钺《宋词三百首》

词中“春风十里柔情”句系由杜牧《赠别》之“春风十里扬州路”而来,可知为怀恋扬州情人而作,当作于元丰年间。全词以一“恨”字贯穿,既有对昔日之欢的追溯,又有对离后之苦的回味,也有对现实之悲的慨叹,回环往复,缠绵悱恻,柔婉蕴藉。语言上亦清丽自然,情辞相称。

作品的审美特色基于艺术家的艺术个性。秦观佳作都能或多或少体现富于画意,化景物为情思,熔人事入风景,空灵荡漾,韵味不尽等特色,这首《八六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秦观这首伤春怀人之作,写词人相熟的一位女子。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高邮家居时,秦观三十二岁,屡考未中,又已渐渐告别青春韶华而开始步入中年了。回忆起过往岁月里的恋人与一些美好事物,便觉无限眷念。 全篇采用“今——昔——今”的叙事结构,重在...

— 杨乐娟《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作品的审美特色基于艺术家的艺术个性。秦观佳作都能或多或少体现富于画意,化景物为情思,熔人事入风景,空灵荡漾,韵味不尽等特色,这首《八六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秦观这首伤春怀人之作,写词人相熟的一位女子。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高邮家居时,秦观三十二岁,屡考未中,又已渐渐告别青春韶华而开始步入中年了。回忆起过往岁月里的恋人与一些美好事物,便觉无限眷念。 全篇采用“今——昔——今”的叙事结构,...

— 杨乐娟《宋词鉴赏辞典》

这是一首怀人之词,怀念他曾经相爱过的一个歌女。怀念情侣本是唐、五代、两宋词中常见的题材,但是由于作者的才情、际遇不同,虽是同样题材的怀人之词,还是出现了许多殊光异彩耐人吟诵之作。秦观这首词就是很有特色的。此词发端三句即很精彩。作者与所怀念之人相别已久矣,独倚危亭,忽睹芳草,因芳草之刬尽还生而联想到离情之缠绵郁结,难以屏除,只用一“恨”字作联系,设想与用笔均极为含蕴空灵,故周济誉为“神来之笔”(《宋...

— 缪钺《秦观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