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简介
这是咏春之作,极力赞美春光,上阕写冬雪后放晴,杨柳绿绽,表示对人类的友好;梅花提醒人们及早探春,莫留遗憾,向人们送来微笑。柳与梅极具人情味,乃是由于作者对它们的深爱并由此展开下阕。「小艳」指柳,它虽不艳丽,却格外醒目。「到清明」三句,以「百花」在清明时盛开后即凋残、春已过去一半的事实,反衬柳梅独占春天前半的荣耀,并引发出结尾的议论:探春者要早占春景,不怕春寒,醉心畅游,内心自暖!其实,此处含有哲理意蕴:人们莫要负青春,莫畏险阻,早抓时机,以期有所作为。
译文
雪后阴云散尽,拂晓时池水花木的庭院已然放晴。杨柳绽放着嫩芽新叶,遇人便露出了喜悦媚眼。更有风流多情,是那一点梅心。远远地与杨柳相映,隐约地露出淡淡的哀愁、微微的笑容。
一年春光最好之时,不在繁花盛开的时候,那小小的花朵,疏淡的香味最为娇媚温柔。到了清明前后,繁花盛开一片纷乱,现极盛衰微的征兆,已丧失了春光美景的一半。及早地占取那短促的韶光。共同游乐追欢,莫管料峭春寒,醉酒红颜浑身自然温暖。
注释
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
放:露出。
青眼:指初生之柳叶,细长如眼。
约略:大概,差不多。
颦(pín):眉毛
浓芳:繁花浓艳
疏(shū)香:借指梅花。
乱:热闹,红火。
韶(sháo)光: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但莫管:只是不要顾及。
赏析
本篇旨趣,小序已表白清楚,意在提醒人们及早探春,无遗后时之悔。然而,若许以“独识春光之微”(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评),却又不然。因为词有所本,唐杨巨源《城东早春》云:“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亦云:“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均先得此意。不过,同样意思发而为词,以比兴手法出之,仍饶有新意。 序云:“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
— 周啸天《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本篇旨趣,小序已表白清楚,意在提醒人们及早探春,无遗后时之悔。然而,若许以“独识春光之微”(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评),却又不然。因为词有所本,唐杨巨源《城东早春》云:“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亦云:“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均先得此意。不过,同样意思发而为词,以比兴手法出之,仍饶有新意。 序云:“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
— 周啸天《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本篇旨趣,小序已表白清楚,意在提醒人们及早探春,无遗后时之悔。然而,若许以“独识春光之微”(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评),却又不然。因为词有所本,唐杨巨源《城东早春》云:“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
— 周啸天《宋词三百首》
《洞仙歌》,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多以咏洞府神仙事。宋代后其题材多有拓展,柳永、苏轼、黄庭坚均曾以此词牌作曲。李元膺此作,以探春、赏春、惜春为绾结,凸显出“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和“探春须早”的创作主旨。 关于早春景象,前人笔墨甚多,如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杨巨源“诗家清景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等。后人如何不脱窠臼,翻陈出新,考验的是词人...
— 乐 云《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洞仙歌》,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多以咏洞府神仙事。宋代后其题材多有拓展,柳永、苏轼、黄庭坚均曾以此词牌作曲。李元膺此作,以探春、赏春、惜春为绾结,凸显出“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和“探春须早”的创作主旨。 关于早春景象,前人笔墨甚多,如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杨巨源“诗家清景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等。后人如何不脱窠臼,翻陈出新,考验的是词人的...
— 乐云《宋词鉴赏辞典》
《洞仙歌》,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多以咏洞府神仙事。宋代后其题材多有拓展,柳永、苏轼、黄庭坚均曾以此词牌作曲。李元膺此作,以探春、赏春、惜春为绾结,凸显出“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和“探春须早”的创作主旨。 关于早春景象,前人笔墨甚多,如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杨巨源“诗家清景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等。后人如何不脱窠臼,翻陈出新?考验的是词人的...
— 乐云《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