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简介
这是一首怀旧相思之作。开端直叙往昔在京邑文酒诗会,欢情良多,“别来”转入当今亲旧星散,音容茫然。“寻常”二句,以往常反衬现实,言外充满人事变迁之慨。换头言旧知无信,唯有求之梦寐。而梦中相遇,休问何如,紧承“不如初”意脉。收拍以“春去”、“花无”回答,言外美景已逝、好事成空,前路黯然。 该词曲笔传情,以乐写哀,将沉痛的思念寄托在平淡的语句和豁达的理性思考之中,在同类题材的词作中显得别致新颖,发人深思。许昂霄《词综偶评》谓“情知春去后”二句,“淡语有深致,咀之无穷。”
译文
想当年在西池欢聚痛饮,不知度过了多少欢乐的日子。离别之后却连一行书信都没有。假使不经意间重逢了,也不是当初的样子了。
今夜或许能梦见锦绣屏风旁的往事,月色明亮正好伴我渡过险恶的江湖。不要问相思会有什么结果。谁都知道春天过后,花落无人能管,但人们还是为它悲伤!
注释
西池:即汴京的金明池,当时为贵族游玩之所。是晁冲之当年与文友游宴之地。
寻常:平时,平常。
安稳:布置稳当。锦衾:锦缎被子。
锦屏:一作“锦衾”。
何如:问安语。
情知:深知,明知。
赏析
晁冲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的弟弟,他因和苏轼交往,和晁补之一道遭受新党的政治迫害,后来隐逸以终。 这首词显然是怀旧之作,但写得比较冲淡隐约,表现性情的豁达通脱,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词的发端直接叙述当年和朋友们在汴京西池(金明池)畅饮的欢娱情景,从“年年多少欢娱”的语气中隐隐透露了“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的极为沉重的怅惘情绪。看光景当然是在因列名元祐党籍受祸以后所产生的对往事的回忆。同时他在想,过...
— 郑临川《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晁冲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的弟弟,他因和苏轼交往,和晁补之一道遭受新党的政治迫害,后来隐逸以终。 这首词显然是怀旧之作,但写得比较冲淡隐约,表现性情的豁达通脱,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词的发端直接叙述当年和朋友们在汴京西池(金明池)畅饮的欢娱情景,从“年年多少欢娱”的语气中隐隐透露了“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的极为沉重的怅惘情绪。看光景当然是在因列名元祐党籍受祸以后所产生的对往事的回忆。同时他在想,过...
— 郑临川《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与一般怀人词作不同的是,词人所怀念的,不是旧日爱侣,而是曾往来酬唱的师友。晁冲之的从兄晁补之,位列“苏门四学士”之一。晁冲之本人与苏轼、苏辙及“四学士”等不但在文学上互相来往,在政治上也很接近,故也卷入北宋新旧党争中,命运与众人一起浮沉。元祐元年(1086),哲宗初立,宣仁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上台,废除王安石新法,苏轼等人各有晋升。这一时期,苏轼、苏辙兄弟及...
— 冯丽霞《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与一般怀人词作不同的是,词人所怀念的,不是旧日爱侣,而是曾往来酬唱的师友。晁冲之的从兄晁补之,位列“苏门四学士”之一。晁冲之本人与苏轼、苏辙及“四学士”等不但在文学上互相来往,在政治上也很接近,故也卷入北宋新旧党争中,命运与众人一起浮沉。元祐元年(1086),哲宗初立,宣仁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上台,废除王安石新法,苏轼等人各有晋升。这一时期,苏轼、苏辙兄弟及...
— 冯丽霞《宋词鉴赏辞典》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与一般怀人词作不同的是,词人所怀念的,不是旧日爱侣,而是曾往来酬唱的师友。晁冲之的从兄晁补之,位列“苏门四学士”之一。晁冲之本人与苏轼、苏辙及“四学士”等不但在文学上互相来往,在政治上也很接近,故也卷入北宋新旧党争中,命运与众人一起浮沉。元祐元年(1086),哲宗初立,宣仁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上台,废除王安石新法,苏轼等人各有晋升。这一时期,苏轼苏辙兄弟及黄...
— 冯丽霞《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