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慢

[ 宋 ] 周邦彦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惟有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消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

简介

此词为暮春之夜怀思恋人之作。全词三片。抒写离愁别恨,上片、中片都是回忆,下片才写到当前。上片追忆汴京离别情景。中片把别后思念之情集中在一个夜晚,作充分的描述。下片写词人现实处境及相思离恨。“恨别”之类,本是宋词里最常见的题目,但本词却有它的特点。作者把有关题材搜罗到一起,铺排开来,作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显得饱满充实,细致全面。随着时间的伸延,人物的思绪也显示了发展变化的轨迹。

译文

大清早阴云密布,严霜打的青草凋残,浓雾笼罩城上矮墙,南街上车儿正等待出发,东门外别宴也已停歇。垂柳正拂人面,柔嫩的杨柳枝已可以编结。我以手掩面拭泪,亲自把送别柳枝采折。想那时汉浦别后,她就如鸿雁不知飞向何处,长时间音信断绝。
情切切,登高望远地遥天阔,在这露冷风清之时,我只能苦熬着长夜漫漫。叹人间万事最难忘的,只有轻率地离别。翠玉杯中酒未喝完,愿凭借天上残云,留住西楼下落的明月。
丝织的衣带失去了光泽,绣被叠一旁,连环锁已解,旧香早已消歇。我久久把怨歌唱,玉壶被我敲得边全缺。可恨春天不与人相约,装点夜色的,只剩下梨花满地白如雪。

注释

城堞:城上齿状的矮墙。
脂车:车轴涂上油脂的车,润滑以利快行。
乍阕:方停,刚结束。
红泪:胭脂泪。
离鸿:此处喻离别的恋人。
琼壶敲尽缺:《世说新语》载,晋王敦酒后,咏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赏析

这首慢词共一百三十三字,朱彝尊《词综》选录之,且分作三叠。全词抒写离愁别恨,上片、中片都是回忆,下片才写到当前,由于时间的跨度较大,所以有的地方写的是秋景,有的地方写的是春景,但只要理出它的脉络,是不会感到牴牾的。 上片回忆当初离别时的情景,其时在秋季,故有“霜凋岸草”“汉浦离鸿”等句。开头三句写景。“晓阴重”三字,分量显得很沉重,离别在清晨,其时漠漠穷阴,笼罩天地,造成了抑郁的气氛。岸草经霜枯...

— 王双启《宋词三百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未刊手稿)中说:“美成《浪淘沙慢》二词,精壮顿挫,已开北曲之先声。”周邦彦《浪淘沙慢》共有二首,此为其一,与另外一首相较流传更广,影响也更深远,后人誉之为“精绽悠扬,为千古绝调”(万树《词律》)。 这是一首伤春念情的词作。上片回忆起离别时的情景,以景结情,以情叙事。中片写别后情思,集中在一个夜晚进行充分的表述。下片写词人的“怨”、“恨”之情。全词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表现出离别...

— 杨乐娟《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未刊手稿)中说:“美成《浪淘沙慢》二词,精壮顿挫,已开北曲之先声。”周邦彦《浪淘沙慢》共有二首,此为其一,与另外一首相较流传更广,影响也更深远,后人誉之为“精绽悠扬,为千古绝调”(万树《词律》)。 这是一首伤春念情的词作。上片回忆起离别时的情景,以景结情,以情叙事。中片写别后情思,集中在一个夜晚进行充分的表述。下片写词人的“怨”、“恨”之情。全词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表现出离...

— 杨乐娟《宋词鉴赏辞典》

这首慢词共一百三十三字,朱彝尊《词综》选录之,且分作三叠。全词抒写离愁别恨,上片、中片都是回忆,下片才写到当前,由于时间的跨度较大,所以有的地方写的是秋景,有的地方写的是春景,但只要理出它的脉络,是不会感到抵牾的。 上片回忆当初离别时的情景,其时在秋季,故有“霜凋岸草”、“汉浦离鸿”等句。开头三句写景。“晓阴重”三字,分量显得很沉重,离别在清晨,其时漠漠穷阴,笼罩天地,造成了抑郁的气氛。岸草经霜枯...

— 王双启《周邦彦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