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台遍满春色。正是夜台无月,沉沉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简介
此词为寒食悼亡之作。上片写寒食节的融融春光和自己的孤寂怅惘。“条风”三句描写风暖碧草、雾晴园柳,满塘春色的暮春景物,为寒食节添色。词人触景伤情,想到了“夜台”,即坟墓所沉埋的亡人,正在无日无月的阴间度过黑暗沉沉的寒食,悲悼之情不可抑止。“梁间燕”数句写词人情怀抑郁,逃避欢乐之景而“闭门愁寂”,并借不解人间悲欢的梁间燕之讥笑侧笔烘托,以见词人不合众俗的痴愚,更借乱花狼藉的意象,隐喻并象征亡人为红颜薄命女子,将惜花与悼亡巧妙融为一体。 下片写当年邂逅情景和如今物是人非的忧伤。“长记”三句追忆词人与亡故之歌妓“邂逅相逢”,情意欢洽的难忘而美妙的情景。“又见”穿插皇宫传烛分火于权贵豪门,点缀寒食节朝野共庆的风俗,更借一“又”字暗示出前次邂逅亦见如此情景,双方歌酒欢娱,直至传烛分火的夜晚,始尽兴醉归。“青青草”以下写词人为伤悼亡人,强打精神载酒到郊野,欲寻觅旧日与歌妓邂逅聚欢之前迹祭奠一番,却不料一片青草,路径迷离,唯有“桥边柳下”人家还可辨识,而那位歌妓的遗迹则茫然不存!全词结构曲折多变,转换似云断山连,一般情理却写得扑朔迷离,而又深挚感人。
译文
春风吹来,大地回春。薄雾散去,一片晴空。池台亭榭一片生机,到处是美丽的春色。夜色沉沉,空中无月光,我心中愁苦,正是寒夜的节气,我独自一人闷坐屋里。画梁间栖息的双燕,它们是旧客,与我相识熟悉。仿佛在一声一声笑我,一个人在屋门度日,感到孤单。纷乱的花飞过墙去,隔院飘来香气,满地落花堆积。
我长长地记着那一次,在郊游时我们偶然相遇。那时你的小车是油彩画的车壁。如今又到寒食,宫廷中传送蜡烛,王孙的宅院中飞出烟。青草地依旧,却感到迷了路。我仔细寻找往日的旧迹。在柳荫里,寻到了那里的宅院。
注释
应天长:词牌名,又名《应天长令》、《应天长慢》。此调有小令、长调两体。小令始于韦庄。五十字,前后片各五句四仄韵。各家用此调字数有增减,但以韦庄词为正体。长调始于柳永,九十四字,前片十句六仄韵,后片十句七仄韵。另有九十八字体,句式与柳永词有出入。
条风:即春风。
霏雾:飘拂的云雾。
池台:有本作“池塘”。池苑楼台。
夜堂:有本作“夜台”。
前社:春社。
芸香:香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下部为木质,故又称芸香树。泛指花之香气。
邂逅:(xièhòu),不期而遇。
油壁:油壁车,车壁以油饰之。
“汉宫传烛”句:唐韩翃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赏析
清真词情深入骨。回忆与追思实写,是这位词人的绝大本领。清真词具备这两大特征,可谓有体有用。一位俄国作家说得好:“心的记忆啊,你比理性的悲哀的记忆还要强烈。”(《金蔷薇·心上的刻痕》)心灵的记忆,与情感的生命同其长久。清真此词是怀人之作,调名《应天长》,盖有深意。南宋陈元龙注于调名下引《老子》“天长地久”及《浩歌行》“天长地久无终毕”二语,不愧清真知音。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条风即...
— 邓小军《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清真词情深入骨。回忆与追思实写,是这位词人的绝大本领。清真词具备这两大特征,可谓有体有用。一位俄国作家说得好:“心的记忆啊,你比理性的悲哀的记忆还要强烈。”(见《金蔷薇·心上的刻痕》)心灵的记忆,与情感的生命同其长久。清真此词是怀人之作,调名《应天长》,盖有深意。南宋陈元龙注于调名下引《老子》“天长地久”及《长恨歌》“天长地久无终毕”二语,不愧清真知音。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条风...
— 邓小军《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此词主要表现词人时值寒食夜晚的惜春怀人之情。上片回溯白天所见寒食春色,笔触间透出寂寥心境;下片遥忆去年今日偶遇情景,设想重游旧地的怅惘。全词借景而生空灵深远之意境,尤其注重表现词人曲折细腻的心灵感受,又用追思现境交错而写的笔法,予人时空变幻、意绪莫测之感。 上片起首三句回忆当日池苑春景。“布暖”形容春风融和;“弄晴”则写晨雾渐散,现出一轮春日。“遍满春色”暗写池水泛绿,春草如茵。读来好似一幅春意盎...
— 丘 悦《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此词主要表现词人时值寒食夜晚的惜春怀人之情。上片回溯白天所见寒食春色,笔触间透出寂寥心境;下片遥忆去年今日偶遇情景,设想重游旧地的怅惘。全词借景而生空灵深远之意境,尤其注重表现词人曲折细腻的心灵感受,又用追思现境交错而写的笔法,予人时空变幻、意绪莫测之感。 上片起首三句回忆当日池苑春景。“布暖”形容春风融和;“弄晴”则写晨雾渐散,现出一轮春日。“遍满春色”暗写池水泛绿,春草如茵。读来好似一幅春意...
— 丘悦《宋词鉴赏辞典》
此词主要表现词人时值寒食夜晚的惜春怀人之情。上片回溯白天所见寒食春色,笔触间透出寂寥心境;下片遥忆去年今日偶遇情景,设想重游旧地的怅惘。全词借景而生空灵深远之意境,尤其注重表现词人曲折细腻的心灵感受,又用追思现境交错而写的笔法,予人时空变幻、意绪莫测之感。 上片起首三句回忆当日池苑春景。“布暖”形容春风融和;“弄晴”则写晨雾渐散,现出一轮春日。“遍满春色”暗写池水泛绿,春草如茵。读来好似一幅春意盎...
— 丘悦《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清真词情深入骨。回忆与追思实写,是这位词人的绝大本领。清真词具备这两大特征,可谓有体有用。一位俄国作家说得好:“心的记忆啊,你比理性的悲哀的记忆还要强烈。”(《金蔷薇·心上的刻痕》)心灵的记忆,与情感的生命同其长久。清真此词是怀人之作,调名《应天长》,盖有深意。南宋陈元龙注于调名下引《老子》“天长地久”及《浩歌行》“天长地久无终毕”二语,不愧清真知音。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条风即...
— 邓小军《周邦彦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