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浣溪沙

[ 宋 ] 贺铸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简介

此词为描述美人折梅,护花寄情之作。上片一句一景,展现出景物与玉人交融的动态性画面。下片写美人夜归后垂帘护花。有人说这首词全篇写景,无句不美。但景与情,从来是一对孪生姐妹。说是写景,不作情语,准确地说它是寄情于言外,也是一种“无言”的美。何况并非“不着一字”,只是字在隐处,需要去揣想。

译文

楼角上刚刚散去最后一缕晚霞,淡黄色的柳枝上静静地栖着几只乌鸦,美人正乘着月色摘取娴雅的梅花。
她微笑着,捻着一枝新花,回到深邃的洞房里,又放下帘幕护着窗纱。阵阵料峭的春风吹来,像昨夜一样寒侵肌肤。

注释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杨柳暗栖鸦:杨柳幽暗处,栖息着归林的乌鸦。化用古乐府《杨叛儿》:“杨柳可藏鸦”意谓春色已浓。
和月:趁着月色。
捻:摘取。粉香:指梅花的花香,此以花香代替花枝。洞户:室与室之间相通的门户。
寒似:寒于。夜来:昨夜。些(sǎ):语助词。楚辞中往往有将“些”置于语尾之例,如《招魂》日:“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乎四方些。”夜来:昨天。

赏析

在古典诗词里,有些篇幅短小的作品,如水彩画中的淡墨小品,如音乐中的悠扬牧歌,它那清幽淡远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仿佛春晚小河的潺湲水声,久久响在耳畔。在这类作品中,如果去寻找什么“微言大义”,肯定会失望的,但却不能不承认,它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贺铸这首《浣溪沙》就是此类作品。 出现在画面上的不是一座高楼的全貌,而是它的一角。这一角红楼,正具有“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艺术魅力。在它上面,一缕晚霞正在消逝。...

— 艾治平《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在古典诗词里,有些篇幅短小的作品,如水彩画中的淡墨小品,如音乐中的悠扬牧歌,它那清幽淡远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仿佛春晚小河的潺湲水声,久久响在耳畔。在这类作品中,如果去寻找什么“微言大义”,肯定会失望的,但却不能不承认,它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贺铸这首《浣溪沙》就是此类作品。 出现在画面上的不是一座高楼的全貌,而是它的一角。这一角红楼,正具有“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艺术魅力。在它上面,一缕晚霞正在消逝。...

— 艾治平《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在古典诗词里,有些篇幅短小的作品,如水彩画中的淡墨小品,如音乐中的悠扬牧歌,它那清幽淡远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仿佛春晚小河的潺湲水声,久久响在耳畔。在这类作品中,如果去寻找什么“微言大义”,肯定会失望的,但却不能不承认,它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贺铸这首《浣溪沙》就是此类作品。 出现在画面上的不是一座高楼的全貌,而是它的一角。这一角红楼,正具有“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艺术魅力。在它上面,一缕晚霞正在消逝...

— 艾治平《宋词三百首》

这首词词牌《浣溪沙》,实为《浣溪沙》词牌正格,因另有变格别调的《摊破浣溪沙》,下片均多三个字,故《浣溪沙》又作《减字浣溪沙》。 贺铸笔下,常出现超凡脱俗的美人形象。如《青玉案》中芳踪缥缈的美人,《感皇恩》中罗袜生尘的女子,这首词写的也是一位这样的美人。 上片描绘了三幅画面。首句写红楼一角,落日熔金,晚霞慢慢消逝,构成一副若明若暗的傍晚景象。第二句“淡黄杨柳暗栖鸦”,“淡黄”,说明柳芽初生,表明季节...

— 冯丽霞《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这首词词牌《浣溪沙》,实为《浣溪沙》词牌正格,因另有变格别调的《摊破浣溪沙》,下片均多三个字,故《浣溪沙》又作《减字浣溪沙》。 贺铸笔下,常出现超凡脱俗的美人形象。如《青玉案》中芳踪缥缈的美人,《感皇恩》中罗袜生尘的女子,这首词写的也是一位这样的美人。 上片描绘了三幅画面。首句写红楼一角,落日熔金,晚霞慢慢消逝,构成一副若明若暗的傍晚景象。第二句“淡黄杨柳暗栖鸦”,“淡黄”,说明柳芽初生,表明...

— 冯丽霞《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