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谣

[ 宋 ] 贺铸

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简介

此词为登览感怀之作。上片“牛渚”二句乃词人登临采石山蛾眉亭所见,脚下牛渚矶突出江中,绝壁嵌空,对面相望者天门山,两山夹江对峙,“牛渚天门”成为扼守金陵古都西方门口的天险关塞。“清雾敛”二句辞意顿折,昔日“七雄豪占”的天险要塞,而今成为“闲人登览”,观赏山川胜境之地。下片是登临中所思。描写夜晚的景致:月下江潮平阔,波光潋滟,听管笛清冷,顺风传来金陵西州城的夜更鼓点,一派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这些,与当年戍守关塞时的金戈铁马,刁斗号角,大异其趣;彼时,谁能领略我此刻所见所闻之奇观雅趣!自然,金陵之晨钟暮鼓,似亦向人昭示着“七雄豪占”的历史兴亡的教训,发人警醒。全词笔势雄健,视野宏阔,或写景寓意,或借声传情,颇有尺幅千里之势。

注释

牛渚天门:位于太平州(今安徽当涂)采石镇,濒临长江处,绝壁嵌空,突出江中。矶西有两山夹江耸立,谓之天门,其上岚浮翠拂,状若美人峨眉。词人崇宁、大观年间曾通判太平,本词疑为此时之作。
七雄:当涂居长江上游,牛渚、天门是西方门户,六代(六朝)英雄迭居于此,兼括南唐,谓之七雄。
《阿滥》:当时曲调之名。

赏析

据宋王灼《碧鸡漫志》记载,本篇词牌应是《朝天子》。《天门谣》是作者依照自己词中所写的内容为此调改题的新名。 此词系从宋李之仪《姑溪词》中辑出,李有和作,题曰“次韵贺方回登采石蛾眉亭”。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在长江南岸,濒江有牛渚矶,绝壁嵌空,突出江中。它的西南方有两山夹江耸立,谓之天门,其上岚浮翠拂,状如美人的两道蛾眉。神宗熙宁年间,太平州(州治在今安徽当涂县)知州张瓌在牛渚矶上筑亭,以便观览天门...

— 钟振振《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据宋王灼《碧鸡漫志》记载,本篇词牌应是《朝天子》。《天门谣》是作者依照自己词中所写的内容为此调改题的新名。 此词系从宋李之仪《姑溪词》中辑出,李有和作,题曰“次韵贺方回登采石蛾眉亭”。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在长江南岸,濒江有牛渚矶,绝壁嵌空,突出江中。它的西南方有两山夹江耸立,谓之天门,其上岚浮翠拂,状如美人的两道蛾眉。神宗熙宁年间,太平州(州治在今安徽当涂县)知州张瓌在牛渚矶上筑亭,以便观览天门...

— 钟振振《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贺铸崇宁、大观年间曾任太平州通判,与当时编管在太平的李之仪颇有往来,这首词可能就是作于这一时期。李之仪《姑溪词》中收入这首词,并作注:“贺方回登采石蛾眉亭作也。” 上片前三句追昔怀古,将地理形势之险峻,七朝当年屯兵筑墙之剑拔弩张,都囊括在十二字中,气势苍莽雄浑。“清雾敛,与闲人登览”则以一片风平浪静来写牛渚、天门的另一番面目。待到雾气消散,二山似乎有意让人们登临游览。 用“与”字,拟人化地写出“牛...

— 冯丽霞《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贺铸崇宁、大观年间曾任太平州通判,与当时编管在太平的李之仪颇有往来,这首词可能就是作于这一时期。李之仪《姑溪词》中收入这首词,并作注:“贺方回登采石峨眉亭作也。” 上片前三句追昔怀古,将地理形势之险峻,七朝当年屯兵筑墙之剑拔弩张,都囊括在十二字中,气势苍莽雄浑。“清雾敛,与闲人登览”则以一片风平浪静来写牛渚、天门的另一番面目。待到雾气消散,二山似乎有意让人们登临游览。用“与”字,拟人化地写出“牛...

— 冯丽霞《宋词鉴赏辞典》

贺铸崇宁、大观年间曾任太平州通判,与当时编管在太平的李之仪颇有往来,这首词可能就是作于这一时期。李之仪《姑溪词》中收入这首词,并作注:“贺方回登采石峨眉亭作也。” 上片前三句追昔怀古,将地理形势之险峻,七朝当年屯兵筑墙之剑拔弩张,都囊括在这十二字中,气势苍莽雄浑。“清雾敛,与闲人登览”则以一片风平浪静来写牛渚、天门的另一番面目。待到雾气消散,二山似乎有意让人们登临游览。用“与”字,拟人化地写出“牛...

— 冯丽霞《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