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简介
此词为春日送别相思之作。上片写送别时的情景。“情似”二句互文生义,以暮春时节漫空飘荡,扑面而来的游丝与柳絮为喻象,极为贴切地传达出神魂不定之离人茫然失落之别绪。“泪珠阁定空相觑”,两双满含泪珠的眼睛,一动不动地彼此相觑。“一溪”二句写离人乘舟远去,怨无情之柳的冷漠,映有情之人的无奈。 下片写别后相思。“雁过”二句写兰舟去后,斜阳夕照、雾笼沙洲的暮霭苍茫的景象。“如今”句则以“愁无数”点明相思离愁之深重。“明朝”二句撇去“明朝”而写“今宵”,却以“今宵”生发“明朝”之无限:强调眼前相思离愁深重难熬,如何度过今宵?感情层层推进如波澜起伏,真挚而婉曲。
注释
游丝:蜘蛛等昆虫所吐的飘荡在空中的丝。
阁:同“搁”,停住。空:空自,枉自。觑(qù):细看。指离别前两人眼中含泪空自对面相看。
无因:没有法子。兰舟:木兰舟,船的美称。
渚:水中小洲。
莫:不要。
赏析
此词叙别情,写离愁,发端没有采取一般“渐引”的方式,而是直写其“情”。“情似游丝”,喻情之牵惹;“人如飞絮”,喻人之飘泊也。两句写出与情人分别时的特定心境。游丝、飞絮,在古代诗词中是常常联用的,例如冯延巳的“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蝶恋花》),司马光的“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西江月》)。不过像这首词中一以喻情,一以喻人,使之构成一对内涵相关的意象,并借以不露痕迹地点出...
— 赵其钧《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此词叙别情,写离愁,发端没有采取一般“渐引”的方式,而是直写其“情”。“情似游丝”,喻情之牵惹;“人如飞絮”,喻人之漂泊也。两句写出与情人分别时的特定心境。游丝、飞絮,在古代诗词中是常常联用的,例如冯延巳的“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蝶恋花》)。司马光的“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西江月》)。不过像这首词中一以喻情,一以喻人,使之构成一对内涵相关的意象,并借以不露痕迹地点出...
— 赵其钧《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周紫芝生活在南宋,亲历宋代社会的巨大变迁,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得离别成为家常便饭,这首词是其大量送别词中的代表作,通过送别场景,抒发男女主人公依依不舍的情感。而别后相思的情感,更是为全词笼罩上了一层凄婉愁苦的意境。 上阕开篇直叙离情,起句连用两个比喻,“游丝”喻情,突出情之绵密牵绊;“飞絮”喻人,更显人之漂泊无依。通过“游丝”、“飞絮”这两个意象的描绘,点明暮春时节,突出了情人分别时刻的愁苦心境。“...
— 吴璐薇《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周紫芝生活在南宋,亲历宋代社会的巨大变迁,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得离别成为家常便饭,这首词是其大量送别词中的代表作,通过送别场景,抒发男女主人公依依不舍的情感。而别后相思的情感,更是为全词笼罩上了一层凄婉愁苦的意境。 上阕开篇直叙离情,起句连用两个比喻,“游丝”喻情,突出情之绵密牵绊;“飞絮”喻人,更显人之漂泊无依。通过“游丝”、“飞絮”这两个意象的描绘,点明暮春时节,突出了情人分别时刻的愁苦心境。“...
— 吴璐薇《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