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 春词

[ 宋 ]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简介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古老的主题:春愁闺怨。主要是写景,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意绪,那一份杏渺深微的情思是通过景色的转换而逐步加深的。开头展示的是一种开阔的伤心碧色:粘天芳草,千里萋萋,极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闺中人的心也轻飏到天尽头了。「柳外」句点明思妇身居高楼之地,神驰柳外之遥,一个「空」字点染出思妇极度劳神远望而不见王孙归返的失落和她孤独寂寞,失魂落魄的空虚。「杜宇」句借杜鹃啼叫,以声传情。「雨打」句承杜宇,黄昏而下,写思妇怕闻杜鹃悲啼,怕见黄昏暮景,遂逼出「深闭门」的特定行为:藏于深闺,将杜鹃悲啼、黄昏暮景关在门外,正见其相思凄楚之难堪。读这首词,应当是回味大于思索,联想重于分析,这样可以得到比几句词的字面意义更多的东西。

译文

茂密青草使我想起游子,柳畔的高楼上凭栏凝望,杜鹃啼声哀切令人神伤。眼看着又到了黄昏时分,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释

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样子。
王孙:这里指游子,行人。
杜宇:卽杜鹃鸟,鸣声凄厉,好象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

赏析

李重元,传世词作仅《忆王孙》四首(春词、夏词、秋词、冬词),此为其一。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古老的主题:春愁闺怨。就其所用字面看,也无非是宋词中惯用的语汇,如柳外高楼、芳草斜阳、梨花带雨、黄昏杜鹃。但是正像有才情的作曲家凭借七个音符的不同组合就能构成无数美妙的乐章一样,这首词也以其富有感发力的意象组合和不露痕迹而精巧浑成的构思,完成了一个独立自足、不可替代的艺术形象。 我们先看一看这首词的结构。这首词...

— 史双元《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李重元,传世词作仅《忆王孙》四首(春词、夏词、秋词、冬词),此为其一。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古老的主题:春愁闺怨。就其所用字面看,也无非是宋词中惯用的语汇,如柳外高楼、芳草斜阳、梨花带雨、黄昏杜鹃。但是正像有才情的作曲家凭借七个音符的不同组合就能构成无数美妙的乐章一样,这首词也以其富有感发力的意象组合和不露痕迹而精巧浑成的构思,完成了一个独立自足、不可替代的艺术形象。 我们先看一看这首词的结构。这首词...

— 史双元《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李重元,传世词作仅《忆王孙》四首(春词、夏词、秋词、冬词),此为其一。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古老的主题:春愁闺怨。就其所用字面看,也无非是宋词中惯用的语汇,如柳外高楼、芳草斜阳、梨花带雨、黄昏杜鹃。但是正像有才情的作曲家凭借七个音符的不同组合就能构成无数美妙的乐章一样,这首词也以其富有感发力的意象组合和不露痕迹而精巧浑成的构思,完成了一个独立自足、不可替代的艺术形象。 我们先看一看这首词的结构。这...

— 史双元《宋词三百首》

关于这首及下面三首《忆王孙》词的作者,宋代黄升的《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明代陈耀文的《花草粹编》都认为是宋人李重元的作品,清夏秉衡编《清绮轩词选》始题为李重光所作。盖“重光”为“重元”之误,故王仲闻推断这四首词为李重元作品,但“明人或清初人即已误作李煜,不始于《清绮轩词选》也”。又《御选历代诗余》将这四首词误为李甲。李甲,字景元,盖亦“重元”之误。陈钟秀本《草堂诗余》卷上、《类编草堂诗余》卷一、《词...

《忆王孙》词四首,副题分别为《春词》、《夏词》、《秋词》、《冬词》,表现了怀念王孙远游未归的共同主题。此篇为春词。《全宋词》编者按:“此首别又误作李甲词,见《历代诗馀》卷二。别又误作李煜词,见《情绮轩词选》卷一。又误作秦观词,见《类编草堂诗馀》卷一。”可见,李重元此词不仅流传甚广,其风格也与李煜词、秦观词相近。 这首词中,词人所用的都是宋词中惯用的意象,如柳外高楼、芳草、斜阳、梨花、黄昏、杜鹃等...

— 郑森林 乐云《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忆王孙》词四首,副题分别为《春词》、《夏词》、《秋词》、《冬词》,表现了怀念王孙远游未归的共同主题。此篇为春词。《全宋词》编者按:“此首别又误作李甲词,见《历代诗馀》卷二。别又误作李煜词,见《情绮轩词选》卷一。又误作秦观词,见《类编草堂诗馀》卷一。”可见,李重元此词不仅流传甚广,其风格也与李煜词、秦观词相近。 这首词中,词人所用的都是宋词中惯用的意象,如柳外高楼、芳草、斜阳、梨花、黄昏、杜鹃等...

— 郑森林 乐云《宋词鉴赏辞典》

《忆王孙》词四首,副题分别为《春词》《夏词》《秋词》《冬词》,表现了怀念王孙远游未归的共同主题。《全宋词》编者按:“此首别又误作李甲词,见《历代诗馀》卷二。别又误作李煜词,见《情绮轩词选》卷一。又误作秦观词,见《类编草堂诗馀》卷一。”可见,李重元此词,不仅流传甚广,其风格也与李煜词、秦观词相近。 这首词中,词人所用的都是些宋词中惯用的意象,如柳外高楼、芳草、斜阳、梨花、黄昏、杜鹃等,但词人正是通过...

— 郑森林 乐云《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