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 书江西造口壁

[ 宋 ]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简介

此词作于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当时作者正在江西赣州任上,经行造口,作此书于壁。作者登台望远,在观山观水中,寄托忧时忧国之思。上阕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兴亡之感。郁孤台为唐虔州剌史李勉所建,他曾登台西望长安。而自己哪有“长安”可望。当年金兵追隆祐太后,受难的百姓成千上万过赣江,伤心泪汇成无底的河,至今失地未收,实在可悲。“西北”二句,向西北遥望京都,可怜无数的青山将视线遮住。借叹息北望京城被阻隔,暗喻恢复无望。“可叹”中有无限悲愤。 下阕抒愁苦与不满之情。“青山”二句写眼前所见,大江滔滔向东流去,青山遮也遮不住。这里借水怨山有所暗喻:江水能冲破重重阻隔曲折而终于东去,而自己却无法挣脱羁留、冲破压抑而撇于一隅,岂不令人烦恼。江边暮色苍茫,鹧鸪声声,增添词人沮丧情绪,愁上加愁,益见词人爱国情怀。

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注释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晚云烘日》等。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造口: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有皁口溪,水自此入赣江。皁口即造口。
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赣县西南之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赣州府志》:“郁孤台,一名贺兰山。隆阜郁然孤峙,故名。唐 李勉为刺史,登台北望,慨然曰:‘予虽不及子牟,心在魏阙一也。郁孤岂令名乎。’乃易匾为‘望阙’。”王象之《舆地纪胜·江南西路·赣州》:“郁孤台……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冠冕一地之形胜,而襟带千里之山川。”
清江:江西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亦称清江。此处当指赣江言。
西北望:四卷本甲集作“东北是”。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此处代指宋都汴京。
西北望长安:唐·杜甫《小寒食舟中》诗:“愁看直北是长安。”唐·李商隐《桂州路中作》:“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宋·刘攽《九日》:“可怜西北望,白日远长安。”
东流:广信书院本作“江流”。玆从王诏校刊本、《六十家词》本、四印斋本及《鹤林玉露·卷四》引此词。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句:宋·陈师道《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其三》:“关山遮极目,汴泗只东流。”
愁余:使我发愁。《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无数山:很多座山。
鹧鸪:鸟名。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悽苦。

赏析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造口一名皂口,在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嘉靖赣州府志图》),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刺史,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而心在魏阙一也。’改郁孤为望阙。”(《方舆胜览》)清江即赣江。章、贡二水抱赣州城而流,至...

— 邓小军《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造口一名皂口,在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嘉靖赣州府志图》),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刺史,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而心在魏阙一也。’改郁孤为望阙。”(《方舆胜览》)清江即赣江。章、贡二水抱赣州城而流,至...

— 邓小军《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造口一名皂口,在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嘉靖赣州府志图》),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刺史,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而心在魏阙一也。’改郁孤为望阙。”(《方舆胜览》)清江即赣江。章、贡二水抱赣州城而流,...

— 邓小军《宋词三百首》

要深入理解这首词,必须结合一段史实与一首词来读。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入江西,隆祐太后被金兵追至造口,情势危急之下,以致舍舟以农夫肩舆而行,其狼狈之态,莫可言状。四十七年后,词人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回想起当初北宋朝廷被金人侵略之奔波惨状,内心之沉痛郁结无法言说,乃赋此词。此外,要准确理解词人的创作心境,还要结合岳飞的《满江红》来读。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破汴京,掳掠徽、...

— 乐 云《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要深入理解这首词,必须结合一段史实与一首词来读。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入江西,隆祐太后被金兵追至造口,情势危急之下,以致舍舟以农夫肩舆而行,其狼狈之态,莫可言状。四十七年后,词人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回想起当初北宋朝廷被金人侵略之奔波惨状,内心之沉痛郁结无法言说,乃赋此词。此外,要准确理解词人的创作心境,还要结合岳飞的《满江红》来读。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破汴京,掳掠徽、...

— 乐云《宋词鉴赏辞典》

要深入理解这首词,必须结合一段史实与一首词来读。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入江西,隆祐太后被金兵追至造口,情势危急之下,以致舍舟以农夫肩舆而行,其狼狈之态,莫可言状。四十七年后,词人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回想起当初北宋朝廷被金人侵略之奔波惨状,内心之沉痛郁结无法言说,乃赋此词。此外,要准确理解词人的创作心境,还要结合岳飞的《满江红》来读。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破汴京,掳掠徽钦...

— 乐云《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造口一名皂口,在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嘉靖赣州府志图》),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刺史,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而心在魏阙一也。’改郁孤为望阙。”(《方舆胜览》)清江即赣江。章、贡二水抱赣州城而流,至...

— 邓小军《辛弃疾词鉴赏辞典(珍藏本)》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鬱)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突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也。进而更写出台下之清江水。《万安县志》云:“赣水入万安境,初落平广,奔激响溜。”写出此一江...

— 邓小军《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