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 元夕戏陈敬叟

[ 宋 ] 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简介

此词题为元夕戏作,实则抒发人生感慨。上片概说元夕之夜,灯繁月明,鼓乐通宵,概括了元夕的繁盛,物色如旧而情味却别,不觉感慨系之,颇有悲凉之感;下片用典,写佳人西楼拜月,镜中画眉,待到乐止人散,却又渐入愁乡。全词构思新巧,造语工丽,感情真挚,写景细腻。

译文

元宵节的繁灯丽彩夺去了明月的光华,喧闹的戏鼓声一直响至天亮。习俗风情与以前没什么两样,只是人到中年,情味有些凄凉。
像汉朝的张敞,对着明镜为佳人描眉,一起在楼中赏月,祈求天长地久。欢乐的人们渐渐散去,街上如往常般寂静,而我的心情却渐渐感到有些忧伤。

注释

生查(zhā)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调见《尊前集》。始见韦应物词。双调,四十字,仄韵格,前后阕格式相同,各四句两仄韵,上去通押。各家平仄颇多出入。上下阕各与作仄韵五言绝句相仿。单数句不是韵位,但末一字限用平声,在双数句用韵。多抒发怨抑之情。此词过片多两衬字,属别体。又名“楚云深”“相和柳”“晴色入青山”“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风月”“绿罗裙”等。
陈敬叟:刘克庄友人。字以庄,号月溪,建安人。
霁(jì)华:月光皎洁。
明发:黎明阳光散开。《诗经·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物色:此指习俗风物。
情味:犹情趣。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故其刚柔明畅贞固之徵,著乎形容,见乎声色,发乎情味,各如其象。”
浅画镜中眉:用张敞画眉事,表现夫妻恩爱。
深:深情。
市声:街市或市场的喧闹声。宋苏舜元、苏舜钦《地动联句》:“坐骇市声死,立怖人足踦。”

赏析

刘克庄一生宦海浮沉,郁郁难伸,使他的词作风格显得沉痛激烈,豪迈激越。有志而难伸,报国却无门,从而充溢着一股抑塞磊落之气。这首《生查子》正是词人借友人美好的夫妻生活来衬托自己壮志未酬、寂寞悲凉之作。词牌下有题“元夕戏陈敬叟”,虽标为元夕戏作,实则抒发人生感慨。故俞陛云评曰:“此词云戏赠者,殆以敬叟之旷达,而情入中年,易萦旧感,入归良夜,渐入愁乡,其襟怀亦不异常人,故戏赠之。”(《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刘晓亮《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刘克庄一生宦海浮沉,郁郁难伸,使他的词作风格显得沉痛激烈,豪迈激越。有志而难伸,报国却无门,从而充溢着一股抑塞磊落之气。这首《生查子》正是词人借友人美好的夫妻生活来衬托自己壮志未酬、寂寞悲凉之作。词牌下有题“元夕戏陈敬叟”,虽标为元夕戏作,实则抒发人生感慨。故俞陛云评曰:“此词云戏赠者,殆以敬叟之旷达,而情入中年,易萦旧感,入归良夜,渐入愁乡,其襟怀亦不异常人,故戏赠之。”(《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刘晓亮《宋词鉴赏辞典》

刘克庄一生宦海浮沉,郁郁难伸,使他的词作风格显得沉痛激烈,豪迈激越。有志而难伸,报国却无门,从而充溢着一股抑塞磊落之气。这首《生查子》正是词人借友人美好的夫妻生活来衬托自己壮志未酬、寂寞悲凉之作。词牌下有题“元夕戏陈敬叟”,虽标为元夕戏作,实则抒发人生感慨。故俞陛云评曰:“此词云戏赠者,殆以敬叟之旷达,而情人中年,易萦旧感,人归良夜,渐入愁乡,其襟怀亦不异常人,故戏赠之。”(《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刘晓亮《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