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 宋 ] 吴文英

晴丝牵绪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垂杨暗吴苑,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兰情蕙盼,惹相思、春根酒畔。又争知、吟骨萦消,渐把旧衫重剪。
凄断流红千浪,缺月孤楼,总难留燕。歌尘凝扇,待凭信,拼分钿。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忍,笺幅偷和泪卷。寄残云剩雨蓬莱,也应梦见。

简介

此词为作者重访苏州,追怀苏州姬妾之作。上片触景伤情。“晴丝”三句写晴日缭乱的游丝惹人愁绪纷繁,为何呢?昔日伴我暮春游赏的情侣——苏州姬妾,已随着飘飞的落花而远去,流露出对昔日离异苏州姬妾的追悔和怅恨。“垂杨”五句展现了一幅垂柳浓阴,烟冷风暖,寒食清明时节,姑苏城吴王宫苑,酒楼河桥远近相映的暮春景观。“惹相思”三字勾连今昔,词人所写之景既是眼前的现景,也是记忆中的昔日与苏州姬妾游赏之景,因而构成今昔景物的叠映。“又争知”二句倾诉相思苦恨,自己吟咏诗词寄托情怀,以至形销骨瘦,春衫肥大,传达出“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眷恋和悲怆。 下片辞意顿折,设想离异后苏州姬妾对自己的种种相思痛楚。最后“寄残云”二句写苏州姬妾欲将离异后仍保存在内心的被遗弃的一份情爱,寄向当年欢会眷爱的蓬莱仙境,心知现实已无可能,遂幻想在梦中能重温昔日蓬莱仙境的仙侣欢爱!“也应梦见”以虚设之笔收束全词,愈见凄苦无奈。

译文

晴日里游丝牵动我思绪混乱,像在空中飘转一样,更何况对着面对着青碧的吴江和西斜的落日,伊人就像片片落红一般,随着春风飘得非常遥远。低垂的杨柳深荫幽暗,遮掩着古老的吴国宫苑。记得那一年的寒食节,酒旗飘摇的楼亭正烟雾清冷,河桥上春风和暖的吹送着。你那美丽的秀目秋波流转,深情顾盼,情意无限。在暮春时节里摆起的酒宴间,那种温馨幸福的情景,惹得我相思不断。又怎么会想到吟诗篇的我,如今瘦得如此可怜,以至渐渐地把旧日的春衫,一次一次地往瘦里重新载剪。
我凄伤魂断,眼看着千重水波卷起千层波浪,残缺的夜月孤独地悬挂在楼外,我总是无法留住一定要飞往远山的飞燕。只有她曾用过的小扇,任凭时光流逝,尘土盖满,依旧珍藏在我的身边。我想要写一封书信,和她永远分手情义断绝。多少次把灯光挑亮提起笔管,可怎么也不忍心把信写完,又只好偷偷地含着眼泪把铺开的信笺暗暗收卷起来,但愿我的魂魄,能够飞到蓬莱仙山,在幽渺的梦境中与她相见。

注释

晴丝:春夏季节,一晴无风时在空中飘荡和一些昆虫的吐丝,谐音双关为“情思”。
牵绪:牵动思绪。
吴苑:指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宫苑,在苏州。
旗亭:酒楼。
兰情蕙(huì)盼:形容伊人仪态清幽,眼波含情。兰、蕙:香草。情:含情顾盼。
春根:春末。
酒畔:指酒肆边。
争知:即“怎知”。
吟骨:指诗人的瘦骨。
凄断:指极其凄凉或伤心。
流红:指漂流在水中的落花。
歌尘:形容歌声动听。
拌分钿(diàn):分钿,本《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bò)黄金合分钿”。这里分钿作永诀意解,即拚出去分金饰盒的一半给你表示从此断绝。拌即判、拚的意思。
笺幅:笺纸,信笺。

赏析

这一首词在梦窗词中是别具一格的,上阕写江湖飘泊的文人苦相思。下阕写女子怀念他的一片幽怨。在用语上雅俗融一,也属于不隐晦难懂的一类,并且和曲有相通的地方。梦窗当时当是旅住吴门(苏州),季节正逢寒食。词写的是距离美,反映一种彼此因消息难通而产生了隔膜的猜疑心理。相反相成,是递进一步写法。 古代飘泊文人对自然景物有敏感,词起首就是写暮春三月引起的离情别绪。“晴丝牵绪乱”三句所写景物略似叶梦得《虞美人》:...

— 王达津《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一首词在梦窗词中是别具一格的,上阕写江湖漂泊的文人苦相思。下阕写女子怀念他的一片幽怨。在用语上雅俗融一,也属于不隐晦难懂的一类,并且和曲有相通的地方。梦窗当时当是旅住吴门(苏州),季节正逢寒食。词写的是距离美,反映一种彼此因消息难通而产生了隔膜的猜疑心理。相反相成,是递进一步写法。 古代漂泊文人对自然景物有敏感,词起首就是写暮春三月引起的离情别绪。“晴丝牵绪乱”三句所写景物略似叶梦得《虞美人》:...

— 王达津《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是一首描写相思之情的怀人词。但这首词不同于别的怀人词,它有其一个特色,就是它用了两两对照的写法。词的上片,写的是词人对佳人的相思之情;而词的下片,写的却是佳人思念词人的怨恨之情。将这两者合为一首词,把词人与佳人这恋爱双方的思念之情,放在一处对比起来,确实有一番独特的审美情趣。 词的上片,先写词人对佳人的相思之情。此时的词人漂泊在异地,正值寒食时节,暮春之景,让他伤心感怀,离情别绪涌上了心头。“晴...

— 陈庆之《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这是一首描写相思之情的怀人词。但这首词不同于别的怀人词,它有其一个特色,就是它用了两两对照的写法。词的上片,写的是词人对佳人的相思之情;而词的下片,写的却是佳人思念词人的怨恨之情。将这两者合为一首词,把词人与佳人这恋爱双方的思念之情,放在一处对比起来,确实有一番独特的审美情趣。 词的上片,先写词人对佳人的相思之情。此时的词人漂泊在异地,正值寒食时节,暮春之景,让他伤心感怀,离情别绪涌上了心头。“...

— 陈庆之《宋词鉴赏辞典》

这一首词在梦窗词中是别具一格的,上阕写江湖漂泊的文人苦相思。下阕写女子怀念他的一片幽怨。在用语上雅俗融一,也属于不隐晦难懂的一类,并且和曲有相通的地方。梦窗当时当是旅住吴门(苏州),季节正逢寒食。词写的是距离美,反映一种彼此因消息难通而产生了隔膜的猜疑心理。相反相成,是递进一步写法。 古代漂泊文人对自然景物有敏感,词起首就是写暮春三月引起的离情别绪。“晴丝牵绪乱”三句所写景物略似叶梦得《虞美人》:...

— 王达津《吴文英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