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

[ 唐 ]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简介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译文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注释

十五夜望月:一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即杜元颖。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冷露:秋天的露水。
尽:都。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赏析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静夜思》的名...

— 徐竹心《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静夜思》的...

— 徐竹心《唐诗三百首》

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圆月悬空如镜,呈现出明亮、圆满和美丽的视觉形象。清辉泻地,桂香浮动,令人陶醉,它曾激起多少诗人的灵感,迸发出万千诗情?咏月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文中,可说俯拾即是。这首七言绝句即为其中的名篇之一,原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作者在中秋之夜为思念故友杜郎中所作,诗中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述,表达自己对故友无限的思念之情。 首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写庭中赏月之景。那皎...

— 唐靓《唐诗鉴赏辞典》

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圆月悬空如镜,呈现出明亮、圆满和美丽的视觉形象。清辉泻地,桂香浮动,令人陶醉,它曾激起多少诗人的灵感,迸发出万千诗情?咏月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文中,可说俯拾即是。这首七言绝句即为其中的名篇之一,原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作者在中秋之夜为思念故友杜郎中所作,诗中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述,表达自己对故友无限的思念之情。 首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写庭中赏月之景。那皎...

— 唐靓《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