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简介
这首诗借景寄慨,语言含蓄蕴藉,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译文
江面烟雨迷濛,江边绿草如茵。六朝先后衰亡,宛如南柯一梦。江鸟哀婉啼叫,听来悲悲切切。只有台城柳树最是无情,依旧烟笼十里长堤。
注释
台城:也称苑城,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原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霏霏:细雨纷纷状。
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
烟:指柳树绿阴阴的,像清淡的烟雾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台城,旧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刘禹锡《台城》);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 吊古诗多触景生情,借景寄慨,写得比较虚。这首诗则比同类作品更空灵蕴藉。它从头到尾采取侧面烘托的手法,...
— 刘学锴《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台城,旧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刘禹锡《台城》);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 吊古诗多触景生情,借景寄慨,写得比较虚。这首诗则比同类作品更空灵蕴藉。它从头到尾采取侧面烘托的手法...
— 刘学锴《唐诗三百首》
台城,一名苑城,旧为六朝台省和宫殿所在,曾是天下最繁华之处。然而,待到诗人韦庄登临之时,却早已是今非昔比,一片荒芜了。面对这种沧海巨变,诗人抚今追昔,不免生出许多感伤情绪。 首句即从美好的江南春景写起。诗人登上台城,放眼望去,只见丝雨无边,春草茂盛,万物都笼罩在一片迷蒙之中。置身其间,连带诗人自己的意识也变得恍惚起来了:一切都如此梦幻,大概六朝也不曾存在过吧?它们的兴废存亡恐怕只是梦境一场吧?如...
— 余春丽《唐诗鉴赏辞典》
台城,一名苑城,旧为六朝台省和宫殿所在,曾是天下最繁华之处。然而,待到诗人韦庄登临之时,却早已是今非昔比,一片荒芜了。面对这种沧海巨变,诗人抚今追昔,不免生出许多感伤情绪。 首句即从美好的江南春景写起。诗人登上台城,放眼望去,只见丝雨无边,春草茂盛,万物都笼罩在一片迷蒙之中。置身其间,连带诗人自己的意识也变得恍惚起来了:一切都如此梦幻,大概六朝也不曾存在过吧?它们的兴废存亡恐怕只是梦境一场吧?如果...
— 余春丽《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