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 宋 ]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简介

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sì)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赏析

诗中说理,历来遭到非议。理语和诗歌,仿佛是两个冤家,不能相容。但王夫之认为诗原于情,理原于性,未必一定分辕反驾,而晦翁的某些说理诗,尤为他所称赏。在晦翁集中,确有一些虽然说理,但不堕理障、富于情趣的作品,《春日》便是其中极出色的一篇,一直为人传诵。 王相注《千家诗》,认为这是游春踏青之作。从诗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点时,“泗水”点地,“寻芳”二字,点明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寻芳所...

— 黄, 珅《宋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诗中说理,历来遭到非议。理语和诗歌,仿佛是两个冤家,不能相容。但王夫之认为诗原于情,理原于性,未必一定分辕反驾,而晦翁的某些说理诗,尤为他所称赏。在晦翁集中,确有一些虽然说理,但不堕理障、富于情趣的作品,《春日》便是其中极出色的一篇,一直为人传诵。 王相注《千家诗》,认为这是游春踏青之作。从诗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点时,“泗水”点地,“寻芳”二字,点明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寻芳...

— 黄珅《宋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诗中说理,历来遭到非议。理语和诗歌,仿佛是两个冤家,不能相容。但王夫之认为诗原于情,理原于性,未必一定分辕反驾,而晦翁(朱熹,宋代理学家,字元晦,号晦庵)的某些说理诗,尤为他所称赏。在晦翁集中,确有一些虽然说理,但不堕理障、富于情趣的作品,《春日》便是其中极出色的一篇,一直为人传诵。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写得生动流丽,浅显明白,人尽能解。但正是这种浅显明白,将不少人瞒过,引起了人们的误解。晦翁作此诗...

— 黄珅《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小学、初中)》

诗中说理,历来遭到非议。理语和诗歌,仿佛是两个冤家,不能相容。但王夫之认为诗原于情,理原于性,未必一定分辕反驾,而晦翁的某些说理诗,尤为他所称赏。在晦翁集中,确有一些虽然说理,但不堕理障、富于情趣的作品,《春日》便是其中极出色的一篇,一直为人传诵。 王相注《千家诗》,认为这是游春踏青之作。从诗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点时,“泗水”点地,“寻芳”二字,点明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寻芳...

— 黄珅《历代咏春诗鉴赏: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