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李白(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简介
此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梦李白二首》的第一首。此诗通过对梦前、梦中、梦后的叙写,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赞许与崇敬以及对其命运的担忧之情。
译文
死别的悲伤痛苦终会消失,生离的悲伤使人痛不欲生。
你被流放的地方瘴疠肆虐,被流放的老朋友杳无音讯。
你定知我在苦苦把你思念,你终于来到梦中和我相见。
只怕见到的不是你的生魂,路途遥远万事皆难以预料。
来时飞越南方葱茏的枫林,去时漂渡昏黑险要的秦关。
你现在被流放已身不由己,怎么还能够自由地飞翔呢?
梦醒时分月光洒满了屋梁,我仿佛看到你憔悴的容颜。
江湖中水深波涛汹涌壮阔,千万别遭遇蛟龙袭击伤害!
注释
吞声:极端悲恸,哭不出声来。
恻恻:悲痛。开头两句互文。
瘴疠:疾疫。古代称江南为瘴疫之地。
逐客:被放逐的人,此指李白。
故人:老朋友,此指李白。这是杜甫常用的越过一层、从对方写起、连带双方的手法。故人知我长相思念而入我梦,则我之思念自不必言,而双方之相知相忆又自然道出。
恐非平生:疑心李白死于狱中或道路。
罗网:捕鸟的工具,这里指法网。
羽翼:翅膀。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句:既已身陷法网,系狱流放,怎么会这样来往自由呢?一说此句在“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之后。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句:我梦到的该不是你的魂魄吧?山高路远,谁知道你是否还活着啊!
枫叶:一作“枫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枫林。
关塞: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关塞。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句:李白的魂来魂往都是在夜间,所以说“青”“黑”。
颜色:指容貌。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句:指李白的处境险恶,恐遭不测。祝愿和告诫李白要多加小心。
赏析
这两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杜甫听闻李白被定罪长流夜郎,却又因所处之地十分偏僻,消息闭塞,不曾知道李白后遇赦放还,心中依然十分挂念担忧,甚至梦中仍为其忧虑,后遂写成这两首诗歌,以表情怀与感叹。 清人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卷七中称此诗为“一头两脚体”的结构,即诗歌中以一个开头,却分开两段为脚,“两脚”虽在顺序上有前后之分,但是在结构上却是大致相同的。《梦李白》中的两首诗,均...
— 孟佳《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乾元元年(758)李白流放夜郎(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二年春行至巫山遇赦,回到江陵(今湖北荆州市)。杜甫远在北方,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 这两首记梦诗,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本篇文字亦依仇本。)上篇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下篇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
— 赵庆培《杜甫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