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简介
李贺的《马诗》共二十三首,这是第五首。《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这首诗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译文
广阔的沙漠在月的映照下如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兵器)的弯月。
何时能配上金饰的络头,在清爽的秋季里奔驰在沙场上。
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东西走向,构成了一些重要隘口,如古北口,喜峰口等。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何当:何时,何日。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妆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赏析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其六)匠心正同...
—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大漠、白雪、弦月、高山,组成了一幅广袤的画卷,空旷而又明亮。 在这盛产名马的燕山中,良马自然是不甘寂寞,等待着佩戴金络脑来驰骋飞腾。李贺就是那匹良马,他站在燕山顶上,眺望四周,月亮如弯钩悬在半空中,而大漠呢,白茫茫的一片,无边无际。大漠万籁俱寂,人烟稀少,夜幕降临时又是一番别样的风味,静谧而略带寒意。 “但是我什么时候...
— 宋丹萍《唐诗鉴赏辞典》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大漠、白雪、弦月、高山,组成了一幅广袤的画卷,空旷而又明亮。 在这盛产名马的燕然山中,良马自然是不甘寂寞,等待着佩戴金络脑来驰骋飞腾。李贺就是那匹良马,他站在燕山顶上,眺望四周,月亮如弯钩悬在半空中。而大漠呢,白茫茫的一片,无边无际。大漠万籁俱寂,人烟稀少,夜幕降临时又是一番别样的风味,静谧而略带寒意。 “但是我什么时候...
— 宋丹萍《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