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 · 邶风 · 式微

[ 周 ] 无名氏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简介

《国风·邶风·式微》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采用反问、隐语、互文等多种修辞方式,情感表达宛转而有情致。重章换字,押韵和谐。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韵律和谐优美,用词异常精巧。式微也成为后世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对后世古典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

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以还在泥浆中!

注释

式:作语气助词。
微:日光衰微,黄昏或天黑。
微君:非君,要不是君主。
中露:露中。倒文以协韵。
躬:身体。

赏析

关于本诗主旨,《毛诗序》说是黎侯为狄所逐,流亡于卫,其臣作此劝他归国。刘向《列女传·贞顺篇》说是卫侯之女嫁黎国庄公,却不为其所纳,有人劝以归,她则“终执贞一,不违妇道,以俟君命”,并赋此诗以明志。二说均牵强附会,因为无论是实指黎侯或黎庄妇人,都缺乏史实佐证。余冠英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诗经选》),乃最切诗旨。 诗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 陈如江《先秦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这是黎国臣子劝黎侯归国之诗。春秋时期,在今山西境内有一个小国黎。因遭受邻国赤狄潞氏的侵犯,黎侯放弃了故国,逃奔到卫国。卫国让黎国君民在两个城邑暂时寄住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黎侯复国的念头逐渐被淡忘了。于是黎臣便写下这首“劝归之作”。全诗二章。诗的大意是:国势衰微国势衰微,为何还不回归故国?臣民要不是为了您啊,怎么会宿于露中,怎么会宿于泥中。很显然,创作此诗的目的是为了激励黎侯的复国之志。 《诗序》...

关于本诗主旨,《毛诗序》说是黎侯为狄所逐,流亡于卫,其臣作此劝他归国。刘向《列女传·贞顺篇》说是卫侯之女嫁黎国庄公,却不为其所纳,有人劝以归,她则“终执贞一,不违妇道,以俟君命”,并赋此诗以明志。二说均牵强附会,因为无论是实指黎侯或黎庄妇人,都缺乏史实佐证。余冠英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诗经选》),乃最切诗旨。 诗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

— 陈如江《诗经三百篇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