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清 ]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简介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是清代学者纳兰性德所做的词。这是一首边塞词。词作通过刻画“北风”“晚烟”“戍垒”“斜日”等边塞之景,将塞外的荒凉和词人内心的悲怆合二为一,凄凉中透露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今古之悲。

译文

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注释

那畔:那边。
吹断:谓北风的吼声使马嘶声也听不到了。
若为情:若,怎。若为,怎为之意。此处意谓面对如此深秋野塞又是怎样的情怀呢!宋晏几道《南乡子》:“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又,宋毛滂《小重山》:“江山雄胜为公倾,公惜醉,风月若为情。”
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戍,保卫。

赏析

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纳兰与副都统郎谈等觇察梭龙,十二月还京,是词作于途中,见深秋边塞而发思古之幽情。北风呼啸声中,夹杂着马嘶人语,这样远赴穷漠,本有一种悲怆之怀。途经边塞,西风残照,静穆荒垒,见证多少人事变迁,不由顿生沧桑之感。